明凈的佛法每進步一點,身上就有異象隨之而生,腦后的佛光也隨之更加純粹。明凈心中無悲無喜,思想在佛法中暢游,感悟著藏經閣中無數先輩留下的印記。
少林寺中的僧人們也不是傻子,明凈進入藏經閣后,藏經閣時不時的有異象出現,自然明白明凈只怕是悟到了什么,已不是凡俗之人。當明凈提出到達摩洞閉關時,寺中僧人無一人反對。
明凈對于達摩洞也只是聽過其名,未見其形。寺中僧人告訴明凈,達摩洞在少林寺西北五乳峰的阜丘上,距離絕頂數十米。當方丈帶著明凈來到達摩洞時,首先見到的是一座大殿,兩間小亭和一所千佛閣,之后才是達摩老祖閉關的山洞。據方丈所說,大殿建于宋宣和七年,深廣各有三間。明凈隨著方丈進入達摩洞后,達摩洞中一覽無余,其深約5米,寬約3米,并無人工開鑿的痕跡。明凈壓住自己澎湃的內心,暗道:這個天然石洞,就是達摩面壁九年處,東土禪宗發源地——達摩洞。
明凈注意到山洞石壁上有一人影,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明凈壓不住心中的好奇,不由向前一步,想要仔細看看。
達摩面壁影石!
居然真的有這個圣物!
明凈震驚的難以平復!相傳達摩到少林寺后曾在此洞內面壁九年,由于年深日久,身影投于洞內石上,竟留下了一個面壁姿態的形象,衣褶皺紋隱約可見,人們把這塊石頭稱為“達摩面壁影石“。
“施主,此地對我我少林乃至禪宗至關重要,還望施主善待此地!”方丈看著明凈,心中雖遺憾沒有把這個有緣人收入少林,卻也沒有想出爾反爾。
明凈也明白方丈的心思,作為禪宗祖庭,居然近幾百年沒有什么出色的弟子,以至于現在地位尷尬:“方丈放心!我雖未入少林門墻,卻也修行少林禪法,他日我若修行有成,必不忘少林之恩!”
方丈聞言臉上露出了尷尬的神色,他沒想到對方這個小小的童子居然看透了他的心思。看著急急忙忙離開的方丈,明凈不厚道的笑了笑。
達摩面壁影石前青燈幽幽,明凈神色莊重的面對著影石盤腿安坐,不斷誦經。伴隨著無數梵音,佛光漸次從明凈腦后升起,明凈的氣質瞬時一變,顯出寶象莊嚴之態,渾然不似濁世公子,儼然是一位佛門大德。
在明凈逐漸宏大的誦經聲和梵音中,達摩面壁影石悄然散發出一種玄奧的氣息,一道道淡淡的卻又清凈自然的佛光慢慢顯現出來,達摩在石壁上的留影的腦后出現一圈圈佛光。感受到這種情況,明凈猛的站立起來,眼中慧光綻放,望著石壁。明凈忽然感覺不到了外界的氣息,他發現這佛光盡然隱隱將達摩洞從整個時空中分割了出去,成為一個獨立的空間。
掌中佛國?明凈感覺到這一系列變化,不敢有絲毫懈怠,知道這絕對是一次大機緣。他將舍利金身放出,仔細感悟佛光中的道理。通過舍利金身的眼睛,明凈越發能感覺出影石珍貴與神圣。整個達摩洞都散發著柔和的佛光,在巨大而不失柔和的佛光中,達摩留影顯得更加莊嚴不凡,影石也變得更加神圣。
隨著佛光越來越強,影石中的達摩留影一步踏出,居然邁出了影石!達摩留影隱隱變化成一個有著下垂的眉毛以及高大的鼻子,滿臉渦旋狀的卷曲胡子的西域高僧的形象。
“達摩!”明凈吃驚的看著眼前的身影,驚的叫了出來。
就在明凈驚駭的時候,忽然發現達摩的身影是虛幻的,卻不是真人。達摩虛影腦后的佛光如投影儀一般將許多經文顯露出來,這些經文流轉,給人無比神圣的感覺。明凈也顯露出來自己的佛光,與達摩虛影的佛光交匯,頓時無數經文如潮水一般涌入明凈的識海。明凈神識沉入識海,識海旋即大放光明,無數經文佛印將其映照的猶如佛國凈土一般。
達摩虛影前,明凈神色鄭重,看著莊嚴神圣之極的達摩虛影,不斷在體悟著達摩虛影傳輸給他的經文。一個個經文在明凈眼中不斷閃現,迅速被他消化吸收。隨著明凈不斷消化著經文,他腦后的佛光越來越盛,也越來越純粹,并且梵音的種類也在隨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