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來到了一九三七年。
七月七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
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
第29軍奮起抗戰。
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
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七七事變后,宋哲元將軍于27日向全國發表自衛守土通電,并且率領第29軍將士在各自駐地奮起抵抗,譜寫了一首不屈的戰歌。
然而因為兵力與武器落后的緣故,29日北平陷落。
隨后在大量日本戰機的掩護下,30日,天津失守。
在這場平津保衛戰中,除了軍隊抵抗之外,民間亦有大量的人員參與戰斗,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情。
在無數的英雄之中,有一個叫做江軒的男子,手持利刃,一連殺了三十多名日本士兵和浪人,最終被亂槍打死。
此人倒下之后,在臨死之前,調整了一個位置。
他的身體向著……
南方。
又有一個叫做王鳳田的江湖人物,試圖引導日本人進入圈套,最終被識破,旋即死于亂刀叢中……
這些死去的人,只是戰爭中死去的無數人里,其中一二。
而隨著全面抗戰的爆發,當時的中央政府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于長期作戰,在滬上發起了反擊的戰役。
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斗,戰役本身持續了三個月,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20萬余人,中**隊投入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及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及148個師和62個旅,共計80余萬人。
此戰史稱淞滬戰役,它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中方在堅持了三個月,死亡了30萬人之后,撤離滬上。
而日軍因遭到國民黨的頑強抵抗而損失慘重,這場戰役對于中國而言,標志兩國之間不宣而戰、全面戰爭的真正開始,盧溝橋事變后的地區性沖突升級為全面戰爭,并徹底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計劃。
滬上各界人士積極抗戰,身為青幫大佬的杜先生雖然沒有明面上站出來,但背地里卻使出了許多的勁兒,旗下負責江湖事務的大將周紅于陷落當日,為了掩護軍方重要人員慘死,而在后面的淪陷期間,陸陸續續有得力的手下投身抗日洪流,最終死去。
江陰幫二把頭楊波在一場為了地下斗爭人員輸送軍火的案件中被人告發,備受折磨,最終死于日軍大牢。
他死去的頭一天,一個叫做楊老四的前老鼠會成員在劫獄時被發現,遭遇槍擊身亡。
而在楊波死去的兩個月后,有一個叫做紅玫瑰的女人,在床上刺殺了日軍特高課一名窮兇極惡、惡名昭著的特務頭子,隨后被剝光衣服,吊死于一處石窟門的門口。
而她死的時候,肚中還懷有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