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女士干咳了聲,板著臉點頭道。
談話間,李二又有了新的動作,他坐在了個板凳上,面前則是張長木桌。
將一卷工具袋攤開,有各種大小的刨子、鋸子、角尺...
李二的指尖在一只只工具上劃過,敲打出清脆的聲響。
同時,保護協會隊伍內,一個有著絡腮胡的老頭專注的望著。
“這是要制榫卯吧?”
“老王,你可看仔細了,這是你的拿手絕活。”
李二剛一拿起個工具,他們人群中當即就有聲響傳來。
榫卯是傳統建筑里基礎中的基礎,是華國古老的文化與智慧。
它采用對凹凸部分的不同而結合,使得一座建筑能夠不用一釘一鐵,使得一座建筑能夠具有更大的靈活性。
在李二手中,木屑簌簌而落。
一雙雙眼睛睜大著,望向李二的手中。
他的速度一如先前那般利落,此刻,李二整個人的氣質既有著傳統匠師的專注,還有著屬于劍士的瀟灑、果斷。
不同型號的鋸子、刨子接連出現在李二的手中...
‘叮叮當當...’
敲打聲、鋸木聲宛若美妙的音符...
隨著時間的推移,被喊做老王的絡腮胡老頭神情漸漸變得肅穆,很快,老頭就又從肅穆變得驚艷...
再跟著成了嘆服!
“了不起,太了不起了!”
不久,老王猛地一拍大腿,大聲喊道。
他伸著粗壯的胳膊,激動的手都有些顫抖,神情中是癡迷:“太漂亮,太精準了,太神奇了!”
老頭一連就用處了三個‘太’字來形容自己的心情。
“每一刀下去都恰到好處,這位李二修復師對力道的控制可以說是神了。”
“對榫卯的認識,對榫卯細節的設計,我自問遠遠比不上!”
“面與面的榫卯,點與點的榫卯,長短榫、托角榫、抱肩榫...”
李二手中的榫卯每每完成一個,王姓榫卯專家就如孩童般大叫一聲。
“教科書式的演繹!”
只聽老王興奮道。
神圣建筑保護團隊內,幾個老學究看著老王的反應,神色都變了。
這位老伙計他們自然太熟悉了,是榫卯結構的專家,研究這方面足足有五十多年,可此時他卻因為一個小年輕的動作激動成了這個模樣,可見得李二此刻的行為有多么驚艷。
隊伍的領頭陳女士面色卻有些黑了。
她請這些老學究、專家來可不是想要聽夸獎的,她是讓這伙人來找茬的!
“哼!”
眼神從激動的老王身上掃過,陳女士放棄了讓他找茬的打算,只冷哼一聲,心想著還有木雕專家、壁畫專家、戲臺研究人...
靜靜坐著的三爺看似沒有什么反應,但耳朵卻微不可查的動了動,將老王的話語一字不落的給聽了個齊全。
修復則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