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網最近的快速發展,是在特定條件下取得成功。這種成功到底是曇花一現還是能被鞏固下來,就看唐浩澤他們如何去處理。
在這種情況,唐浩澤也沒有多少辦法了。
該做的,他都已經做了。增加更多的功能,提供目前獨一無二的用戶體驗。公司內部也設立了后勤和財務兩個部門,讓公司運轉更正常。
如果這些都不能留住用戶和穩住公司的現狀,他只能認栽了。
現在想來,唐浩澤覺得沈亦說的沒錯!
如今圈子網與其盲目去增加用戶數量,倒不如將錢用在提高服務用戶方面,留住已有的用戶。
只是,想在兩周之內消化之前吞下的用戶群體。需要做的事還有很多。
而甄德率第一選擇面向入駐圈子網的企業推薦營收業務,也是留住用戶的一個方法。應當說,那是要去蕪存菁。將可以為網站提供直接收益的企業篩選出來,網站將服務資源傾向這些企業。為這些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留住他們。
但是圈子網再好,唐浩澤現在也還無法預料它未來的前景。
網絡企業可以在上市之后資產會變成很多。但那不代表企業的盈利數量會很高。
他記得看過一個新聞,二零一七年全球盈利最高的企業是沙特阿美石油公司,而阿里集團,市值極高,但只有不到二十五億美元的盈利。
網絡企業,想要發展,就要不斷燒錢。賺的錢多,燒錢更多。
只有燒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收支平衡,出現正現金流。
圈子網接下來的營收業務就算能順利推開,唐浩澤也不敢保證它在兩三年內能有盈余。他只希望只要的投入不會太大就行。
但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他需要有其它方面的收入,才能不斷填圈子網這個大窟窿。
最近一個月,唐浩澤為了圈子網的業務,就已經投入超過四百多萬。這占了他現金的五分之一。加上之前投入的,他已經在圈子網投入了超過七百萬。
而這才僅僅是半年時間而已。
唐浩澤希望自己的資金能盡可能堅持得更久。他越晚接受融資,對他和圈子公司就越有利。
和鄧小權合作的養鳥項目,這是他一個計劃中的創收項目。
在那個項目中他投資了十八萬進去,最后占45%的股份。王維前期投入五萬,并承諾后續在投資七萬,占30%的股份,而鄧小權以技術入股,占25%股份。
因為投資比之前的計劃更大,初始的養殖規模自然也就更大了些。
鄧小權那邊已經購買了大批的乳鴿回來,已經開始了養殖。唐浩澤趁著周末就和王維去到了福和鎮的養鴿場。
去到養鴿場,唐浩澤發現實際上就是一些簡單的棚子。棚子用手臂粗的鋼管直接種在石頭里,用水泥固定住。上面是一個鋼架蓋了石棉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