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棚子都有四十多米長,七八米寬。大部分用半透明的板子圍住,但是有一些排氣扇口。
但是另外一端,頂上是透明的波紋塑料板,有一米搬高的圍墻,圍墻到棚頂就都是鐵絲網。
鄧小權帶著兩人在養鴿場參觀。
他給兩人解釋養鴿棚的設計:“這樣建鴿社,速度快,成本低。而且通風和光線更好一些,另外一邊冬天夜里可以放下帆布,可以保溫。”
他們走進一個棚子,唐浩澤可以看到周圍被半透明波紋板擋住的地方,放了不少的架子籠。
鴿舍里有幾個婦女正在喂鴿子。一些鴿子買回來沒多久還小,無法自己覓食,只能是人工喂養。那幾個婦女推著向大型吸塵器一樣的東西,以此給放在架子籠中的小鴿子喂食。
唐浩澤看著她們將一個氣泵嘴一樣的東西,捏開鴿子的喙,將前面的軟管伸進鴿子喉嚨,然后手輕輕扣一下“扳機”,鴿子的嗉囊就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快速膨脹起來。喂好后的小鴿子,連站也站不起來。
嗉囊太重了!
唐浩澤看了一會,回頭問鄧小權說:“這樣喂食,會不會對鴿子的消化系統產生損害?比如肝臟的承受能力?”鵝肝就是用這種方式喂出來的。
鄧小權笑著說:“給鴿子喂的,至少有一半是水,很快會排泄出來。這些鴿子每天喂兩次。等它們能站立起來,我們就不用這樣喂食了,只需要放一些食盆,它們就能自己進食。那邊有空地,這樣大的空間,也能讓它們有一定的活動空間。”
唐浩澤看了一下這個棚子,最高處,足有五米,這樣的空間卻是能讓鴿子能飛一下。而另外一頭看著大概有一百來個平米,上面搭了不少的橫桿。大概是供鴿子在上面歇息的。
王維數了一下籠子,問:“表哥,這些籠子能養多少鴿子?”
“這些架子籠,是給鴿子產卵和孵化用的,一個格子養一對。一個架子籠,能養六十對。這個養殖棚,有二十個架子籠。能養一千二百對。”
“現在有多少了?”
“一千六百多對。后面的會陸續送來。”
唐浩澤剛才數了一下,整個礦坑中現在有七個棚子。那么說,這里暫時只能容納不超過八千四對鴿子。
他問鄧小權:“權哥,外面的那些水潭,水深不深?”
鄧小權笑著說:“不算深,最深的一個也不過是一米左右。我在想著盡快就要將它們弄干的然后填上土的。要不然這些水留在這里,只會養蚊子。等填平之后,還能建十鴿子棚。”
“這蚊蟲又怎么處理?鴿子應該很怕這蚊子吧。”
“成鴿不怕,但乳鴿很怕。如果被蚊子叮了眼睛,乳鴿的賣相會變差。你看那些紫光線到燈。”
用紫光線燈引蟲子。
鄧小權又說:“這里肯定需要經常滅蚊。減少蚊蟲對鴿子的侵擾。”
他們在鴿舍中看了一會,鄧小權就帶著唐浩澤他們來到用廢集裝型改造的“辦公室”,辦公室占了一個集裝箱,而另外一個,被改造成鄧小權的宿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