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權給兩人重新泡了茶,說:“按照計劃,我們會在下個月就能買到三千對鴿子。之后就留下一些自己繁育的乳鴿作為種鴿。我算過,要維持開支,大概每次買到一半的乳鴿。按照正常情況,我們大概需要六個月就能將所有的鴿舍都利用上。每個這樣的鴿舍,大概需要十五個人才能打理好。現在我們請的都是本地的村民。一個月要支出九千塊錢到一萬。”
王維問:“現在錢不夠用了?”
“暫時還能堅持兩個月。對了,這段時間的開支我都記起來了。我拿給你們看!”
唐浩澤和王維也每推辭。唐浩澤看過之后,也沒說什么。
王維卻說:“我下個月可以拿一萬三千左右出來。再下個月也差不多。這應該能維持到賣鴿子吧!”
鄧小權想了一下,說:“那肯定沒問題。現在主要就是飼料和人工的開支。”
唐浩澤對這個項目還是抱有很大希望的。如果做大了,他一個月拿到幾十萬都是有可能的:“除了資金之外,這里還有其他困難嗎?”
“這里還需要貝殼。最好是牡蠣殼,拿含鈣高。現在還不急,但當鴿子開始繁殖,因為我們的養殖模式,鴿子攝入大量的鈣才能保證鴿子的健康。不然頻繁繁殖,會讓鴿子缺鈣。等我們養的鴿子多了,這附近的貝殼肯定供應不上。”
王維馬上說:“這個問題我來解決。我會在滬市收集牡蠣殼送來。”雖然遠了點,但送來也不會耗費太多的成本。
鄧小權笑著說:“等我們存一點錢,我就將那些水潭都抽干。到時候,我們大概能養兩萬對鴿子。”到時候他就可以弄一個場地實驗黃花雀養殖了。
唐浩澤對兩萬對鴿子的養殖規模并不滿足。
他說:“權哥,等養殖場有一些錢之后,我覺得我們可以拿出一部分錢擴張,再找一片地。多開一個養殖場。”
鄧小權想了一下,說:“那也行,我會留意地皮。有合適的地,我們又有錢的話,我就先拿下來。”
唐浩澤點頭說:“如果我們能養十萬對鴿子,以后做什么都方便。”
十萬對?鄧小權咋舌,說:“養十萬對鴿子?那可是大工程啊。”
“所以權哥你完全可以先招一個年輕人培養成技術員。找個老實勤懇的。以后讓他做場長。以后再用這種模式,繼續擴張。”
長三角的市場很大,而且現在高速公路在這片平原地區鋪設的速度很快。他們養殖出來的鴿子,完全可以在整個長三角銷售。
唐浩澤又說:“我們的養鴿場,不一定非要在附近。也可以在其他城市。”農業產業,自然是約接近市場越好。運輸成本和風險都會降低很多。“還有,如果近期內錢短了,跟我說。如果可以提前將鴿舍都能利用上,我可以先將錢墊著,等以后賺到錢了再還我。”
那相當于他是投資更多。但他不想計較太多。這里的他肯定管不上。主要得靠王維和鄧小權兩人打理。這錢就當他是他先借給養殖場發展的。
剛才他看過鄧小權的賬目。相當清晰。
一些東西的價格,他回去查一下就能知道有沒有作假。至于飼料,動物飼料一天大概就是體重的5%左右,而幼體,大概是8%到10%。
他查賬也好查,鄧小權認真做這個項目,養殖規模擴大后他能賺的錢也會更多。
如果開了幾個養殖場,完全可以成立一家公司,那他可以安排一個可以信任的財務方面的人在公司里,幫他監督公司的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