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將版權僅僅是看作收費閱讀的版權,有沒有想過將小說改變成漫畫、動畫、游戲,甚至是拍成電視劇和電影?”
“啊?”楊肖東卻是想過。“那不是更應該嚴格保護版權嗎?”
“呵呵。”唐浩澤輕笑說。“這就是傳統文學和網文不同的地方。你見過基本傳統文學的字數超過一百萬字的?當然,除了黃易的小說。而你的《中華再起》才現在已經一百三十萬字了,情節卻剛鋪開。寫完得兩百萬字以上吧。你覺得現在有多少人能全程維持熱情付費看完你的書?”
“也許你想說一本書一天也不過一兩毛錢錢的支出,很多人都負擔得起。但他們未必只看一本書。有些人未必愿意天天追著書看。有些人看書快的,一天能看一百多章,那加起來開支就可觀了。在這種情況他們有可能就不看了。所以在不斷更新過程,你的版權在付費用戶群體中實際上在不斷貶值。”
“在那種情況下,小說再精彩也是白搭。而盜版網站至少能保持這本書在讀者當中的熱度。一般的書,我是指沒有多少版權開發價值的。等寫書的人多了之后,那些書就算盜版也不會有多少人看。這些書的版權,除了充斥書庫拉來流量之外,對網站沒有多大價值。所以這些書,暫時大部分只能是免費閱讀。”
楊肖東提出一個無力的疑議:“如果沒有收入,寫手沒有寫作的動力。”
“如果只是作為一個興趣網站,卻是應該盡可能保證寫手的有更大的動力。但是作為一個商業網站,那卻行不通。可以說,收入高的寫手,想要有更多人看書,就必須要養著那些收入低下的寫手。要不然沒人寫,網站就集聚不了人氣。”
“所以,這里面要有一個激勵的機制:寫作勤奮獎。可以分成三等,一等每月更新六萬字,獎勵兩百塊。十萬字,四百塊。二十萬萬字,八百塊。而且這個制度日后要隨著環境變化而變化。等有收費市場養成后,盡可能多地將這些書列入收費行列。也可以為網站收回部分的成本。”
“但那還遠遠不夠。這就要說回版權價值的問題。為什么要容許盜版網站的存在?盜版可以讓更多人看到這本書。如果這本書足夠好,要是完全封殺了盜版,能看完人可能不會超過兩千人。但如果適當放開在一定的盜版網站發布,看過的人,可能是一百萬。看過的人多了,追捧的人多了,這本書的版權價值自然就高了。
“再炒作一下,原本只價值一萬的版權,也許就能賣到十萬,甚至是一百萬。這一百萬的版權費用寫手可以拿一半,網站可以拿一半,這一半可以養活多少寫手?這是一舉三得。”
楊肖東皺眉說:“但你剛才也說,有大部分的寫手的小說是沒有版權開發價值的。盜版會讓他們沒有收入。”
“為什么要管他們的收入情況?”
唐浩澤面帶微笑,有點冷!
“那些寫手,絕大多數只是將網文當作副業。那不會成為他們的主要收入。寫不寫都餓不死。而網站前期的收入,只能靠那些出色的專職寫手。我們需要做的,是盡可能發掘這些寫手的價值。集中手中的資源捧紅他們。等網站發展起來,我們可以降低入V標準。甚至只要是寫夠一定字數的,都可以上架收費。”
“對盜版網站,我們自然也不能不管。否則寫手會有意見,我們至少要做出一些姿態。打擊沒有支付版權費的網站,和盜版我們的小說用來收費的網站。至于那些愿意支付版權費的,我們完全可以和平共處。”
楊肖東覺得難以接受。
唐浩澤說的,利用盜版網站炒作個別小說,卻是讓能讓個別寫手有可能得到更高的版權費。但那完全是要用犧牲小說不暢銷的寫手的利益,去提高個別寫手的潛在利益。因為盜版會讓大部分收費小說付費讀者流失,而他們的版權不可能得到炒作。
向盜版網站收取授權費,盜版網站就變成不再是盜版。所以不能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