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平日里又忙,自己兩夫妻連找個說話的人都沒有,還要麻煩孩子照顧。
唐鄭敏說:“等你有孩子了,我們就去幫你帶孩子。現在我們還是先留在家里吧。”
這誰家孩子長大不是那樣,都是出去打工,過年才回來。這就算村里開始有些錢了,那些年輕人又有幾個愿意留在家里,現在家家戶戶實際上也就是過年過節孩子才回來住幾天。
雖然孩子不在家,但現在孩子有出息,他也沒有什么好在意的。
唐浩澤也不是第一次勸了。聽父親這么說,也只好作罷。
他知道唐鄭敏是覺得在農村帶著自在。如果他是在灣州,父母也許就跟著去了,但在滬市,父母大概是真不愿意去的。
他想了一會,說:“那媽也別養兔子了。我明天和坤哥說說,將北邊那片海浸地租下來吧。”
“租那片地做什么?浪費錢!”
“用來養鴨啊。”唐浩澤笑著說。“那里養鴨不用怎么管,將鴨子趕到那里就什么都不用理。你和媽等著撿鴨蛋就可以了。”
唐浩澤說的那片海浸地,實際上是一個廣口海灣,面積有將近三十畝。早年公社時代,村里還在那里建池塘魚塭來著,但因為口子太大,而且沙灘的砂層很厚。修的堤壩風大一些就被海浪侵襲。
后來就荒廢了,加上后來在海邊種了防護林帶。那里就算投大資金,修建池塘,也不過弄出十幾畝的蝦塘,成本太高。現在能開池塘的地方還有很多,也沒有人盯著那片海灘。
那里漲潮就會積水。退潮后,也會有一片的淺水留下一些小魚小蝦。上面長滿了耐鹽的草。
以前村里倒是經常有人去那里電魚電蝦。不過現在村里人都有錢了,也沒人愿意費那個時間那里捉小魚小蝦了。
唐浩澤就是看上了那些小魚小蝦。海水鴨蛋,是不添色素的紅心蛋。鴨子在那片海浸地吃小魚小蝦,還有小螺。每次漲潮,魚蝦自動補充,自然也不用喂飼料。
養幾百只鴨子,父母有事做,又不會辛苦。
聽唐浩澤說完,唐鄭敏覺得那倒是比養兔子更好。現在鴨蛋一個能賣六七毛。鴨子養得好了,兩天一個鴨蛋還是能有的。一只鴨子一年生兩百個也有可能。養幾百只鴨子,一年也有幾萬塊收入。
那確實不用養兔子那樣那樣費心。
但那也不是完全沒有風險的:“有臺風來怎么辦?”
“那道沙堤上重上木樁圍起來。鴨子和雞不一樣,飛不起來。有一米八高就差不多了。木樁大一些的,臺風來了也不用怕。”
“那成本會不會太高!”
“不高?怎么會高?最多花上幾萬塊錢,但能頂十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