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方朝路過鳴笛的一輛車揮了一下手,那車的車主他認識。他回頭說:“之前你讓我投資房地產行業,不過現在我倒是想繼續留在水產行業。農業雖然比不上其它行業賺錢。但也是大有可為的。如果海參苗能弄出來了。我那些蝦塘大概也能換發新一春了。”
“怎么?現在養蝦不成了?”
“確實不怎么行了。去年我有一個養殖場一條蝦都沒養出來。如果不是有混養的石斑,那個養殖場可謂是顆粒無收。”
唐浩澤知道這水產養殖都會面臨局面。或者,中國南方的水產養殖行業都會如此。
南美白對蝦已經推廣了五六年。長時間的超高密度養殖,給養殖戶多了一些收入。但也給南美白對蝦的致病原提供了進化的良好場所。
一開始引進的時候,南美白還是一種抗病能力強的品種。但如今,這句話其實已經可以在教科書上劃掉了。
不管是盧方的養殖場還是經合社都需要一個新的品種替代南美白對蝦。而海參是很適合的品種。
“如果海參苗做出來了,確實可以和石斑一起進行立體養殖,還能對淌底進行一定的改造,多養一些沙蟲。”
“但是養殖海參和沙蟲對水質的要求很高。高密度養殖石斑,對水質的污染卻不會小。”
“其實水體中不需要太多的藻類。可以讓能見度更深一些。至于塘底可能出現的大型海藻,比如滸苔之類的,每畝放百來條籃子魚就沒問題了。”
盧方覺得現在還沒開始養,說這些也沒什么意義。他點了點頭,說:“這個以后再研究就是了。對了,你現在留在灣州,有沒有興趣在灣州投資?”
唐浩澤有些奇怪。
盧方笑著說:“是你羅阿姨知道我今天會見到你,就讓我問一下你的意見。市里決定在界門和樂江兩個鎮之間設立一個工業園。現在正籌備招商引資。”
唐浩澤想了一下,說:“那個地方的選址可不太好。太遠了。而且交通太差。”
“交通自然會有改進。”
唐浩澤想了一下,笑著說:“那我沒有什么想法。”這個工業園,上輩子可沒出現過。
那片地實際上包括靶場。去年他就聽說要收回靶場,沒想到這竟然是真的。雖然再有一年樂譚縣就會通高速公路,但那里距離高速路口至少有四十公里,太遠。而且這個地方也沒什么值得投資的。
盧方卻笑著說:“我打算投資一個海產品加工廠。主要加工對蝦、貝類和羅非魚。另外可以建一個冰庫。”
唐浩澤對他的想法很贊同:“周圍的原料確實比較充足。”
“你說得沒錯。這個工業園主要就是為了解決樂譚縣南部水產養殖產品的加工問題。”
“白泥嶺應該也有一個工業園吧?盧叔為什么不在哪里建廠?雖然距離這邊更遠,但周邊各縣的水產品原料更豐富。”
“我本來也想在那里建廠的。不過你羅阿姨說,白泥嶺工業區已經有幾家食品加工廠投資,而我不管是建飼料廠還是水產加工廠,多少都會有氣味污染。對白泥嶺的以后發展不好。”
唐浩澤笑了笑,說:“那不知道玻璃廠能不能在那里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