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場規模再大,相對而言和工廠總會顯得有些雜亂。他們剛進門,一條黑狗就沖他們叫著跑過來。
唐浩澤叱責了一聲,那狗就不叫了。不過它低著頭跑過來嗅了一下幾個人的氣味,然后就跑開了。
這狗已經在這養殖場看了將近六年的門,是認得唐浩澤的。
寧翔鵠還是第一次到水產養殖場參觀,看到大片的池塘,還有一片水池。就指著水池問:“那些池子是用來育苗的?”
“不是,那是養殖池。不過也可以用作暫養池。現在養了一些小鮑魚。”
“鮑魚在陸上養殖?”
唐浩澤看他感興趣,就帶他過去參觀。將養殖池上面的遮陽網掀開,取了一塊隔熱磚上來,說:“這是剛買回來十來天的鮑魚苗。”
幼鮑和商品鮑只是大小不一樣。雖然這些鮑魚還只有手指大小,但寧翔鵠還是認得的。他看了一下,又問:“水里是什么魚?”
“石斑,也是在暫養!等再大一些就放到池塘里養殖。”
“你養的都是名貴品種啊。”
將手里的隔熱磚放回水里,說:“所謂的名貴,只是名氣而已。一些名貴的海鮮能養殖了,價格也就會降下來。比如這鮑魚,也就是幾十塊錢一斤,這青斑唐邊價也不過二十幾三十塊錢,市場也就是四十多塊錢一斤。再過幾年,很多人家常都能吃的起。”
寧翔鵠若有所思,但只點了點頭,卻沒說什么。
唐浩澤要去看看池塘,看是不是按照自己說的那樣處理好水質。
這時太陽已經出來了,不過春天的太陽也不算毒辣。在這樣的光照下,更有利于唐浩澤看著水色,和透明度。他看了一下養殖記錄,又查看測定過的水質數據。沒有發現什么問題。
寧翔鵠等他將記錄本放回原處,問:“那籠子養的也是鮑魚?”
“那是珍珠貝。”
“珍珠不是要好幾年才能收成?怎么在池塘養?”
“只是混養。收獲其它品種時可以移到其它的池塘暫養。”
“那池塘都養了什么東西?”
唐浩澤沒想到他對這個感興趣。不過還是回答說:“已經放到池塘里的品種,有沙蟲、藍子魚和珍珠貝,以后還會放一些石斑和鮑魚。”
寧翔鵠想起昨天吃的珍珠貝,就問:“這珍珠貝似乎價格挺高的。”
“對,珍珠貝的閉殼肌也是到美食。而且珍珠質量好的話,收成也會相當不錯。唯一的缺點就是養殖的周期會比較長。要三齡以上的珍珠才能插核,又要至少一年半才能形成珍珠。但最好是養上三年以上,要不然珍珠層不夠厚,而且形狀不夠規則。”
寧翔鵠沉吟了一會,突然說:“我聽說你們村里的水產養殖經合社做的很不錯。我能參觀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