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時倫和唐浩澤說話時,唐鄭敏幾乎沒有開口。等宋時倫走后,他才說:“這宋書記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想讓你幫他在親家母面前說話?”
“羅阿姨管不了這邊的事。”唐浩澤笑著說。“爸,這事我有分寸。你不用擔心!”
“那你自己也要考慮清楚在動。他們當官的,你別雖然參合他們的事!”
唐浩澤連連點頭,說:“我知道!我去村里走走。”
宋時倫這次是讓他當家作主了一次,不過對方提出的一些問題,也確實是對界門鎮發展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對方需要政績,他也需要名聲和口碑。
那些他都是可以考慮的。
唐鄭敏不知兒子心里所想,說:“去吧!你難得回來一趟,都到叔伯兄弟家坐坐。”
晚上,唐浩澤回到家吃了飯躲在房間里。他在想白天宋時倫提到的修路的事。
他回想路的情況。那條路只有一些路段需要重修,有很多的地方只需要修補一下就可以。而且整條路都沒有橋,整條路重新修應該都不需要多少錢。
不過樂譚縣的財政緊張也是事實。有些鎮甚至沒錢發工資。將錢拿出來修公路,確實有些為難。
而唐浩澤也需要一條好路。
他的紅樹林度假村距離縣城有六十多公里,而鎮里距離也也差不多。其中有五十多公里的路是重疊的。而現在的路,就算有人愿意去紅樹林看,也未必能受得了那條路的情況。
想來宋時倫也看到了這一點,才特地來跟他說修路的事。對方的心機,唐浩澤也不反感。說到底,不管是為了政績也好,是為了人民也罷。總之是對全鎮人都好的事。
他先是給寧翔鵠打了一個電話,問他修一條路要多少錢。
寧翔鵠雖然是做建筑的。但他對具體的造價也不懂,問了一些要求之后就說:“我先讓人核算一下。”
沒一會,寧翔鵠就打了電話回來,說:“你要求建省二級公里,26砂礫底基35水穩、9瀝青面層、寬10米。每公里的路面造價大約是兩百六十萬。護坡、擋土墻、溝渠、橋梁另算。如果不算橋梁,每公里三百萬肯定夠。”
“包人工?”
“當然包人工。”
“那么說,六十公里的路也不過一億八千萬左右而已!”
寧翔鵠笑著說:“‘而已’兩個字用得好!中國應該也沒有幾個人敢用。”
唐浩澤也笑著說:“好了,不開玩笑。你對這樣的路有沒有興趣。有興趣的話,就看看。我過完年后和我們先談談,看能不能出點錢讓縣里也出一點,然后將這條路修了。不過我更希望由你的公司來修。”
“你要做的項目,就算是沒賺也得做!”寧翔鵠笑著說。“而且那也不是說完全沒錢賺。不過就是這工程未必能給得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