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美夢,來源于生活和夢想產生沖突時的一點心靈慰藉。
有多少人明明生活在‘自由’的世界里,卻難以有勇氣真正去將自己心中所想付諸于行動。
安迪生活在獄中,卻有勇氣將‘自由’當作目標去努力實現,他不需要做美夢,他也不需要心靈上的慰藉,他會用實際行動來完成一切。
《肖申克的救贖》給了很多人力量,二十年的忍耐等待和奮斗,又將一些人想要一步登天的想法給徹底否掉,想要去實現夢想,想要去付諸于行動,你需要擁有足夠的耐心,一點一滴,一步一個腳印的去慢慢實現,而不是幻想著好運一旦到來可以瞬息之間解決所有問題,達到勝利的彼岸。
勵志的很多。
心靈雞湯的講座很多。
鼓勵宣揚正能量的影視劇很多。
過于直白,過于想當然,在當下年輕人可以很輕易獲取各類咨詢的時代,再不是誰誰誰說一句話就是道理的時代,想要讓年輕人信你服你,那得真真的拿出真本事來。
影視作品更是如此,以前有電視節目是教育節目,那時候咨詢匱乏,娛樂生活也缺少,大家看了也就看了,現在但凡是帶有一點說教的口吻,馬上年輕人轉頭就走,要是電視劇直接換臺,要是電影直接抬腿就走,一張電影票還是浪費得起,出來之后也不是故意非得宣泄一下,智能手機讓‘評價’一個事物變成了動動手指的簡單行為,坐車的時候,抽支煙的閑暇工夫,都能將這件事做了。
好的作品就是好的作品,哪怕被人刻意的詆毀,依舊無法阻擋來自觀眾們的真實評價,只要你的作品不要第一輪就被水軍帶節奏給弄得很臭,只要挺過這個階段,再有周樂這樣的人氣巨星所帶來的熱度,不被埋沒,就一定會出頭。
《肖申克的救贖》上映幾天之后,那些不好的口碑,低分的影評越來越少,在龐大的好評基數面前,在幾十萬還不夠上百萬的高分評價之中,極少數的一些噴子一些黑粉,掀不起什么風浪,驟然間在全部的好評之中冒出來一個無腦噴,都不需要粉絲們去組織反擊,覺得這是一部好電影的人都受不了了。
“多少好的作品都是被這些人給毀了,這幫人就是渣滓。”
周樂醉心于《十年》的拍攝,每天和張翰予黎沁對角色進行反復的推敲和剖析,力求讓兩人用很少發揮空間的表演,演繹出更多的內容,這‘演繹’的概念不是給專業人士看的,是針對普通觀眾的,你演技的好壞,不是你多層次的表演功力有多深,是你在面對普通觀眾的時候,在同樣一個時間空間下,誰能夠更簡單的讓普通觀眾理解你想要表達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