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辦法便是增加槳葉數量,比如五葉槳,六葉槳甚至七葉槳。
然而無論是控制葉面形狀還是增加槳葉數量,都需要極高的加工精度才能完成,否則一旦精度控制不好,就有可能導致空泡現象提前產生,這對螺旋槳來說極為危險。
而這才是螺旋槳降低和減少螺旋槳的空泡現象及空泡侵蝕最大難點。
董益民顯然是對螺旋槳的技術難點門兒清,于是抬眼看了看車間里的那幾臺蘇制螺旋槳專用加工機床,這才開口繼續問道:“那進展怎么樣了?”
“我們現在正利用四葉槳做理論數學模型試驗,過不了多久,就會在廠里正是開工試制。”
董益民聽罷若有所思的嗯了一聲,并沒有再繼續追問,而是話鋒一轉:“那另一個呢?”
“另一個則是材料方面的研究,就比如說現在需求比較大的降噪減震材料,蛭石板,礦渣棉,礦渣板這些材料不但隔音效果非常好,而且耐火防潮;還有減震器上的特種橡膠,這些在國內都屬于空白,卻又是船舶上急需的好材料。”
說到材料,蒙建業就沒有剛才那般的從容不迫了,一雙眉頭皺起來不說,語氣也變得頗為凄苦。
螺旋槳再復雜,有人、有理論、有設備,怎么都能搞出來,無非是時間長短的問題,然而材料可不是你想搞就能搞出來的,那涉及的可是門類眾多的基礎科學,偏偏在這方面蒙建業也是個外行,所以他也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促進材料學的發展。
與漢鄂船舶學院聯合研究降噪材料課題是一個,言辭懇切的向董益民訴苦自然就是另一個。
董益民哪里聽不出來蒙建業的訴苦,當即也不啰嗦,開門見山的問道:“遇到什么困難嗎?”
“資金、人才,設備當然最關鍵的還是經驗,如果能有一兩樣材料樣品作分析的話,漢鄂船院的進展會更快。”蒙建業也不含糊,一句話把能想到的困難全都說了一遍。
董益民只是皺了皺眉,卻沒有多說什么,反倒是讓身邊的隨行人員把材料方面的事給記下來,這才抬起頭看了看面前的蒙建業和焦大林突然問道:“若是讓你們修造一艘排水量在600噸左右的船舶,你們需要多長時間?”
“如果只是簡單的整修,三個月到半年,我們廠就應該可以完成。”焦大林回答的很干脆,可董益民卻搖了搖頭:“如果是簡單整修的話,還搞到船廠干什么?自然是要有要求,還有你們的工期能不能再壓縮些?”
此話一出,焦大林張了張嘴卻沒敢繼續應聲,而是低頭跟身旁的蒙建業商量了一下,這才翻過身道:“那就看材料充不充足,只要材料足夠用,三個月內我們廠應該沒問題!”
“好!你們的話,我記住了!”
董益民滿意的回了一句,便招呼身邊的隨行人員,大步朝著螺旋槳制造車間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