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蒙建業只是默默關注,并沒有插手的意思,他一直秉承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他只要抓好重點和大方向即刻,否則凡是事必躬親,奮進廠這么大的攤子他不累死才怪呢。
所以他把工程隊的事交給了羅建軍,而焊接設備的制造工作則交給了方哲。
對此全廠上下沒有半句異議,就連漢鄂船院實習生內部也是一片祥和,這讓蒙建業有些意外,因為方哲在船院的成績并不優秀,更沒擔任過學校或班級的干部。
他唯一出彩的事情,還引起巨大的非議,加之其人本身內向,不善言辭,怎么看都不是個好人選。
可偏偏就是沒人反對。
不過詫異的蒙建業仔細想想也就釋然了,奮進廠這邊對造焊接設備可謂一竅不通,誰上誰下都一樣,他們只等著結果就好。
至于實習生內部,方哲不善言辭,可卻有個言辭凌厲,頭腦靈活的好哥們兒—凌國強!
這貨早就看出蒙建業很看重方哲,要不然也不會把他哥哥方震安排到海上工程施工隊,這是什么?這就是個我看好你,想重用你的信號!
于是在奮進廠正式的任命還沒下來前,凌國強就在實習生中造了一波勢,服氣的咱們一起統一戰線;不服的拿著方哲的設計圖上門打臉玩摩擦,一番動作下來實習生們早就沒脾氣了,等任命下來自然是步調一致。
不過凌國強忙里忙外的也沒白干,任命剛下來,方哲就推薦凌國強擔任他的副手,幫著管理研制小組的日常事務。
蒙建業早就覺得凌國強是個不錯的人才,對方哲的推薦自然是沒有異議,至于奮進廠更是早把焊接設備這塊全都交給蒙建業負責,所以凌國強很快就成為焊接設備研制小組的第二號人物。
只可惜,凌國強還沒高興多久,他就從二號,變成了三號,因為在他上面的上面又來了個更牛~~逼的猛人,京城船舶機械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童援朝。
其實不止是凌國強,蒙建業也有些發懵,因為童援朝來奮進廠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幫助奮進廠把焊接設備給搞出來。
至于為什么,童援朝只說了一句話:“研究所覺得五萬只給人圖紙,不厚道,就讓我來了!”
售后還有服務?
這船舶機械研究所良心呀!
早知道這樣,自己干嘛指出五萬,應該出個七八十萬的,把船舶機械研究所一起打包那會奮進廠算了。
于是乎蒙建業便暗暗下定決心等過兩天去京城,說什么也要去船舶機械研究所走上一遭,就算淘不到好東西,淘一兩個大牛回來那也是極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