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所有的事情都跟以往一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直到某一天,正在辦公室草擬進京授獎發言稿的蒙建業突然接到童援朝的電話,就是很簡單的一句話:“你要的二氧化碳半自動弧焊機,我給你弄好了。”
蒙建業一聽,便直接從座位上跳起來,再也顧不上什么發言稿了,急匆匆的奔出辦公室。
……
“老童,前幾天我看著還零零碎碎的,怎么這么快就搞好了?”
蒙建業自問自己還是很關心焊接設備的研制進展的,隔三差五的還是過來看看,幾天前他就來了一次,發現童援朝他們只做了幾個設備上的部件兒,然后進行反復試驗和對比,當時蒙建業覺得這樣下去少說也得個把月才能弄完,也就沒打擾正忙工作的童援朝等人,就這么自顧自走了。
沒辦法距離進京授獎的日子越來越近了,這次蒙建業不但要接受頒獎,還要協助申達民把明年的生產任務給搶下來,任務不可謂不重。
所以這半個月蒙建業都忙這些事去了,哪成想自己的工作重點剛轉移半個月,人家就把焊接設備給搞出來了。
“我們只是試驗幾個關鍵部件兒,至于其他的零部件兒,當初我在研究所時就已經確定好規格,只需按照圖紙加工就可以了,唯一欠缺的就是控制送絲機構的伺服電機。
以前咱們靠進口,可惜那東西太貴,你又讓控制好成本,沒辦法,我只能讓所里按照日本的同類產品稍微改改,做出自己的可控硅拖控制器和晶閘管整流器,所以才拖了兩個多月,不然早就完成了。”
童援朝所說事蒙建業知道,如今國內的電子產業還很落后,根本生產不出合格的伺服電機,從而導致童援朝設計的焊接設備故障率高,性能不穩定等諸多缺陷,從而導致其遲遲得不到推廣。
如今時隔近二十年,再次將焊接設備提上日程,伺服電機的老問題依舊是攔路虎,對此蒙建業還是很開明的,如果自己真的造不了,那就用進口的。
卻沒想到船舶機械研究所居然不聲不響的把人家小日本的產品給山寨了,對此蒙建業沒有半點兒的心理負擔,就允許日本人從中國身上大把撈錢,就不能讓中國拿著日本產品借鑒借鑒?
再說了船舶機械研究所也沒照搬日本人的產品,沒聽童援朝說嘛,他們在日本產品的基礎上稍微改了改。
這是什么?不就是典型的引進、消化、然后再創新嘛。
不但鼓勵,還得要好好保護,所以專利啥的必須要上。
童援朝一聽,啥?還要把整個成果申請專利,用法律的形式保護起來,只覺得整個人的三觀都徹底顛覆了。
他大著膽子讓所里仿制日本的產品,覺得自己已經算是挖日本墻角的狠人了,沒想到蒙建業比他更狠,不但挖日本的墻角,還堂而皇之的占為己有,雖然這種行為有點那啥……不過,童援朝不知為何卻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