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質量標準,價格又便宜,干嘛不用?
至于船舶之后的頻繁故障,拜托,汽車都要定期維護,船舶這樣的大型運輸設備怎么可能不做保養?再說了,壞了又能怎么樣?大不了再換一個,反正韓國的整步儀便宜,只撐過保修期,那就萬事大吉。
不得不說,日本人的商業邏輯很專業,也很正確,可問題是韓國的整步儀便宜,中國的就貴了?
恰恰相反,中國的整步儀不但比韓國的同類設備價格低了差不多三分之一,質量更是能甩出韓國幾條街。
要知道中國從五十年代末就開始對艦艇交流電進行研究,所以很早的時候中國就掌握了整步儀核心技術,不說別的看看中國七十年代之后建造的艦艇中,無不是采用交流電,且從未因電力系統出現過故障,這就說明中國的整步儀不但技術成熟而且質量上乘。
反觀韓國,盡管漢江奇跡讓韓國的經濟騰飛,可其工業基礎卻依舊薄弱,大部分產業是靠著歐美、日本轉移的低端制造業進行來料加工,并沒有形成自己的工業產業群,遠遠不能跟中國這樣在五十年代末就打下工業基礎的國家相比。
為此,蒙建業等奮進廠領導曾不止一次跟日本合作方提出用中國生產的整步儀代替韓國產品,但日本合作方并沒有接受,理由也很簡單,韓國的整步儀應用了西歐的技術,更有保障。
說白了,就是看不上你中國的產品,對你不放心。
奮進廠對這個說法很不忿,于是便聯系之前的設備提供單位,拿來幾臺整步儀讓日本合作方自己檢驗。
日本合作方到沒拒絕,只是問了奮進廠一個問題,那家整步儀的提供單位每年能保證一千部的生產量不?
當時自信滿滿的那家整步儀的提供單位的領導瞬間就懵逼了,他們一年的產量才不過兩百多部,一千部,累折腰筋也辦不到。
對此,日本合作方只是笑笑,連檢測都沒檢測,直接就走了。
很明顯,韓國的生產廠的生產效率遠遠要高于國內廠家,當然奮進廠和那家整步儀的提供單位自然不甘心,提出幾家國內整步儀生產廠一起合作供應日本合作方。
日本合作方似乎真的被中國的誠心給打動了,這次并沒有不辭而別,而是很認真的跟中方人員解釋道:“我們不是不想跟中方合作,可我們之前見到的那幾臺整步儀樣品中有幾部的固定螺母規格都不同,還有幾臺的標識牌都貼得位置不一樣,這僅僅是同一家生產的設備都如此不規范,要是幾家一同合作,抱歉,我真的很懷疑你們的標準是否相同!”
此話一出,那家滿懷希望的整步儀的提供單位領導當時臉就紅了,包括蒙建業在內奮進廠人的臉也是火辣辣的,你的質量再好又能怎么樣,標準不統一照樣也是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