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宇浩注資后,公司的資金池登時充裕起來,雖然蛋糕要分出去一塊,但盤子卻是做大了。
有了佟宇浩的五百萬,加上原本剩下來的兩百萬,現有的金額已經足以開展小規模的墊資過橋業務了。
不過在公司的發展上許哲和潘藝有一些分歧,許哲并不打算擴大規模,想要以現有的規模把業務量做的再大一點,把根基打牢,然后再擴大經營的規模;潘藝卻認為應該先擴大公司規模和人員規模,先把場面給支撐起來,這樣更有利于公司日后的發展。
在哲遠,只有潘藝可以和許哲略作發展上的探討和研究,其他都是局外人;不過探討歸探討,最終的決定權始終是握在許哲手里的。
“再等等,把基礎打牢”,許哲道:“擴張不急于一時,穩扎穩打,我寧愿它發展的慢一點也不想現在就承擔過大的風險”,
“不過公司現在需要注意一下形象了”,
起家時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業務上,沒有關注軟實力層面的東西,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一家公司的外在形象和口碑越發的重要,尤其本地的客戶很重視這些。
他把果果叫到辦公室道:“果果,近期行政部需要幫我做幾件事,你記一下”,
“老板你說”,林果果翻開筆記本準備記錄。
“公司外面需要裝修一下,門頭換個新的,logo換個新的,公司內部的宣傳物料也要翻新,你設計一下,可以做的就自己做,做不了的就外包出去”,
“好”,
林果果本就是美術出身,手繪、軟件和設計都有相當的功底,許哲交代的這幾件事配合著李文昭這個筆桿子做起來不算難。
許哲道:“公司注冊幾個平臺賬號,讓文昭定期更新,不指望他們能吸粉變現,只要做的漂亮一點就行了,寫好的文章,做好的圖都由你審核”,
“好”,
“公司要新成立一個企劃部,讓文昭負責,這個月起他的工資漲五百,以后每年漲幅10%到20%,根據公司總體業績浮動,再給他招兩個人,一個文案,一個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