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洪怎敵得過二人,心中暗想:“吾師曾吩咐,陰陽鏡按人生死,今日試他一試。”殷洪把陰陽鏡拿在手中,把一邊白的對著二人一晃,那二人坐不住鞍鞒,撞下塵埃。殷洪大喜。
只見山下又有二人上山來,更是兇惡,一人面如黃金,短發虬須,穿大紅,披銀甲,坐白馬,用大刀,真是勇猛。
殷洪心下甚怯,把鏡子對他一晃,那人又跌下鞍鞒。后面一人,見殷洪這等道術,滾鞍下馬,跪而告曰:“望仙長大發慈悲,赦免三人罪愆。”
殷洪說道:“吾非仙長,乃紂王殿下殷洪是也。”那人聽罷,叩頭在地:“小人不知千歲駕臨,吾兄亦不知,萬望饒恕!”
殷洪道:“吾與你非是敵國,再決不害他。”將陰陽鏡把紅的半邊對三人一晃,三人齊醒回來,躍身而起,大叫一聲:“好妖道,敢欺侮我等!”旁立一人慌忙攔住:“兄長不可造次!此乃是殷殿下也。”三人聽罷,倒身下拜,口稱千歲。
殷洪曰:“請問四位高姓大名?”內一人應曰:“某等在此二龍山黃峰嶺嘯聚綠林,末將姓龐名弘,此人姓劉名甫,此人姓茍名章,此人姓畢名環。”
殷洪點頭稱道:“吾觀你四人,一表非俗,真是當世英雄。何不隨我往西岐,去助武王伐紂,如何?”
劉甫面帶疑惑:“殿下乃成湯胄胤,反不佐成湯,而助周武者,何也?”
殷洪嘆了一口氣說道:“紂王雖是吾父,怎奈他絕滅彝倫,有失君道,為天下所共棄,吾故順天而行,不敢違逆。你此山如今有多少人馬?”
龐弘答曰:“此山有三千人馬。”殷洪言道:“既是如此,你們同吾往西岐,不失人臣之位。”四人答曰:“若千歲提攜,乃貴神所照,敢不如命。”四將隨將三千人馬改作官兵,打西岐號色,放火燒了山寨,離了高山。一路上正是:
殺氣沖空人馬進,這場異事又來侵。
話說殷洪帶著收服的三千人馬正行在中途。忽見一道人跨虎而來。眾人大叫:“虎來了!”道人笑曰:“不妨,此虎乃是家虎,不敢傷人。煩你報于殷殿下,說有一道者要見。”
軍士報至馬前:“啟千歲,有一道人要見。”殷洪原是道人出身,命左右:“住了人馬,請來相見。”
少時,見一道者飄然而來,白面長須,上帳見殷洪,打個稽首。殷洪亦以師禮而待。殷洪問曰:“道長高姓?”道人曰:“你師與吾一教,俱是玉虛門下。”
殷洪欠身口稱:“師叔。”二人坐下。殷洪問:“師叔高姓大名?今日至此,有何見諭?”道人曰:“吾乃是申公豹也。你如今往那里去?”殷洪回道:“奉師命往西岐助武王伐紂。”
道人正色言曰:“豈有此理!紂王是你甚么人?”殷洪說道:“是弟子之父。”道人大喝一聲:“世間豈有子助他人,反伐父親之理!”
殷洪說道:“紂王無道,天下叛之。今以天之所順,行天之罰,天必順之。雖有孝子慈孫,不能改其愆尤。”
申公豹笑曰:“你乃愚迷之人,執一之夫,不知大義。你乃成湯苗裔,雖紂王無道,卻也無有親子伐父之理。況百年之后,誰為繼嗣之人?你倒不思社稷為重。聽何人之言,忤逆滅倫,為天下萬世之不肖,未有吾殿下之甚者!你今助武王伐紂,倘有不測,一則宗廟被他人之所壞,社稷被他人之所有,你久后死于九泉之下,將何顏相見你始祖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