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這道詔命的下達,在雍熙五年的這個冬季,幾乎整個中南半島都陷入到戰火紛飛的動蕩狀態之中,因為不僅僅是朝廷與真臘國之間的角力,周遭的林邑、臨海諸封國,乃至正在抵抗劉文海入侵,以及已然被滅的直通國余孽,都參與了進去。
基本可以分為兩大陣營,其一自是大漢,其二則是以真臘為盟主的中南半島土著邦國。
甚至于,隨著時間的推移,動蕩甚至蔓延到南洋,至少齊王劉昀的北金洲是起了數次土著叛亂。
“寇準,平心而論,朕是真不怎么喜歡你”垂拱殿中,劉旸冷冷地盯著跪伏在御前的襄州知州寇準。
自從元年那場政治投機,寇準也基本在襄州度過一整個任期了,此番回朝述職,其他部司基本都過關了,也接受了幾名宰相的察問,偏偏在皇帝這里,被晾了幾日。
如今方陛見,就面對皇帝這樣的發言,即便是寇準,也不由心驚膽戰,叩首不已“臣惶恐”
“你可知道為什么”劉旸淡淡地問道。
寇準深深地低下頭,道“臣才淺德薄,不堪入圣人之目”
“呵呵人皆有長短,朕豈以此好惡”劉旸嗤笑了一聲,道“而況,你寇準若是才干不足,朕豈會同意以你為襄州知州。朕聽了你的考核匯報,襄州五年,一改積弊,政通人和,路不拾遺,這是庸才能做到的”
“總是你這個人,機心太重,膽子又太大”劉旸感慨著說道“朕是既欣賞你的剛直果斷,敢于任事,又厭惡你不知分寸,得寸進尺”
“臣惶恐”寇準再拜,嘴上身體都是這般表現,但心里究竟如何想,實在難為人知。
而劉旸卻沒有與之多探討的意思,直接道“關于你下一步任命,想來你也聽說了,不用驚奇,就是安南道,同時兼任南征大軍糧料使。
安南有今日之亂,固然有真臘突襲之原因,但當地軍政職吏長久以來的懈怠,失了警惕,也是重要原因。
你素來雷厲風行,朕希望你到任之后,能給安南帶去一股新風,還大漢南天一片安寧永固”
“陛下信重,臣唯有結草銜環以報。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臣必不負陛下所托”當最后的任命落實下來,寇準狠狠地叩頭道。
雍熙五年冬,37歲的寇準,成為了大漢最年輕的布政使,即便只是安南道這等大漢最末流的道司。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