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最終決定戰役勝敗走向的,還是伴隨著爆炸聲而展開的短兵廝殺,騎兵會戰,步軍接戰。火炮的出現以及火藥大量應用于戰場,只意味著軍事技術的進步與革新,但冷兵器的時代則遠未過去,因此,不管是戰爭過程還是結果,都富含“傳統”的東西。
明城之戰的結果,最終還是以三國聯軍的勝利而告終,如果說高度組織、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三國漢族軍隊是勝利之基的話,那么還有兩個因素則主導著戰役的最終結果。
一個是不論各條戰線、堡寨如何告急,劉旻都不曾動用的三千近衛鐵騎,那也是整個大軍最后的生力軍。一個則是,不為人所注意,在明城內默默休整數日的守軍,在城外大戰方酣之際,劉繼琨則悄悄整備出不足兩千的可戰之卒。
而這兩支兵馬的目標,都是ys軍統帥,伽色尼蘇丹馬哈茂德所在中軍。這五千人,并沒有能夠成功將馬哈茂德的近衛軍隊擊垮,但當統帥遭遇襲擊,高揚的大纛開始動搖,那么五千軍隊動搖的則是十幾萬軍隊的軍心、士氣。
焦灼的戰局由此而變,隨著馬哈茂德迫走,ys東征軍潰退了,并且一潰百里
s雍熙1112年的“漢伊大戰”,算是兩個文明之間第五次大規模戰爭。
第一次劉旻西征,復碎葉,滅黑汗;
第二次ys世界第一次組建聯軍東征,意圖恢復黑汗,在中央帝國的強力支持下,擊退之;
第三次安西都督府西征,克怛羅斯,潰ys東征軍,奪薩曼王朝東部諸鎮;
第四次安西三國聯軍西征,滅薩曼王朝,取河中之地;
第五次雍熙11年由伽色尼王朝主導的第二次ys東征。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