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文濟駕臨之前,主要負責迎候諸王的許昌王劉曜,也已經快應付不下這干封王了,實在太難整了。倚老賣老、一副混不吝的楚王劉曙也就罷了,安東劉文淵更是出了名的攪屎棍子,有這二王在,加上其他人的含沙射影、陰陽怪氣,想消停都難。
不過,所有的雜聲,隨著鑾駕抵至,都消沉不少,這畢竟是大漢帝國的皇帝,中央皇帝的權威在當下這個時代,還是很值錢的。
說到底,還是諸國有求于大漢母國,否則在朝廷相召之下,大可托辭拒絕,也不會齊齊整整地遠赴京師。而之所以原因來,除了中樞的威懾之外,也因為這次大會的調子已經定下了,這是要決定接下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帝國以及皇室內部格局的重量級會議,為家國大計,也得走這一趟。
針對楚王劉曙“不尊重長輩”的指控,皇帝劉文濟很給面子,當著諸王眾臣的面,親自向他行禮致歉,態度很誠懇,只是嘴角的那點笑意有些讓人討厭,過程也讓劉曙膈應得不得了
在會議正式開始前,自有一番流程鋪墊,設御宴款待是必須的,劉文濟也需要暖暖場,以皇帝的身份亮亮相。然后是分別接見諸王,與諸王聯系交流一番,聽取他們的匯報,試探他們的態度,很多人他都不熟悉,甚至就是不認識。
再之后,便是一場隆重而莊嚴的祭天、祭地、祭祖儀式,開封城郊那座作為世祖皇帝早年祭拜之所的祭壇,開封府早就收拾好了。
郊祭之后,東京昭烈廟也少不了一場莊重的祭拜,以告慰在帝國開國奠基、創業守土過程中犧牲的所有前輩英靈。西京功臣閣,東京昭烈廟,這兩者幾乎就是大漢帝國的文武廟了
然后,又是一場御宴,前前后后拖了數日,愣是把諸王折騰得筋疲力盡了,劉文濟方才在開封皇城的崇元殿內,同諸王進行了一場“閉殿會議”。
原本,劉文濟是邀請了趙王劉昉與會的,畢竟是宗室之長,也是諸王之望,不過,被劉昉拒絕了。用他的話說,這是宗藩大會,而他那一脈,早就傳給劉文共了,在如此性質的會議上,父子同席,不合適。
這場“崇元會議”連續開了三日,具體過程如何,當時并沒有流出,后世之人也只能在起居注、世宗實錄、國史以及諸王有關的一些世家傳記中找到一些記載。
而守衛在殿周圍的侍從、衛士則能清楚地聽到崇元殿內激烈的爭執聲音,場面應是很火爆的,但是,最終爭吵出的結果,則開啟了大漢帝國一個嶄新的“宗藩時代”,奠定了未來百年乃至數百年東方世界的格局。
劉文濟與劉姓諸王盟誓,在“雍熙會談”的基礎上,擬定了一套新的“大漢宗藩守則”,變化不小,但排在第一的,仍舊是那一條太宗皇帝一脈,乃是大漢帝國皇位永世不移的傳承者,當然,到了劉文濟,就得附加上他本人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