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劉晅積攢的那些財富,除了履行一個守財奴的本分將之貯藏起來,就是用在九江王府上下的奢侈享受。顯然,劉晅并沒有多少覺悟,并不明白,國家之經營,遠比金錢之經營要貴重得多。
世祖皇帝一十六個皇帝,劉晅大抵也是最不成器的一個皇子了,不說其他龍虎英杰,就連劉暉、劉曙,都大大不如。早年的時候,可以說是符惠妃的溺愛導致,但惠妃也已薨逝多年,后面的發展,可都是劉晅自己當家做主
而面對劉晅這個皇叔,見他那副苦兮兮的表情,劉文濟都有種抽他幾鞭子的沖動。盟誓才過,就給他來這一出,若非清楚劉晅的貪吝,他都不禁懷疑其用心,是否刻意與自己作對了。
劉晅的意圖當然不可能實現,就沖他家的那支商隊,就沒資格在皇帝面前哭窮,劉文濟也不允許因為這種莫名其妙的理由,破壞了正需細心維持的宗藩新法。
最能與劉文濟叫板的,乃是楚王劉曙,而事后,表現得最從容恬然的,依舊是他。除了讓人將會議結果以及新法約定以公文形式,發回林邑,讓世子劉文演及林邑的權貴們根據新法,進行相應的政策調整之外,劉曙沒有更多的動作與言語。
安東王劉文淵派人邀請赴宴,被劉曙直接拒絕,非但拒絕,還對來人奚落了一番。同時,劉曙還與左右言,劉文淵那小子的野心,人所共知,若是不知收斂,早晚必取其禍。
顯然,劉曙荒唐了幾十年,他的脾性,甚至連世祖皇帝都難以改變。但,他從來都是一個聰明人,在關鍵性的問題上,也從來看得清楚,一切的荒誕不經,只是不愿壓抑自己的本性罷了。
所有的封國王中,也屬劉曙最逍遙自在,享受了一輩子富貴,封國的江山也有劉文演這個世子以及劉珙等家臣家將去打。相比之下,素來表達要逍遙一生的齊王劉昀,一直到薨于北金洲,其一生又何嘗真正逍遙過。世祖諸子,活得最通透、最輕松的,毫無疑問,就是楚王劉曙。
得知劉曙拒絕劉文淵的宴席,以及那一番私下的談話后,劉文濟不得不承認,他第一次對這個在大會期間屢次給他添堵的皇叔改變了看法,有些人與事,當真不能僅憑一時從表面去評斷。
至于安東王劉文淵,在劉曙拒絕后,就果斷停止了宴會的籌備,并且于翌日就起行離京,也沒親自向劉文濟辭行,只讓隨駕臣屬上了道表章告罪。
劉文淵在展現著他的跋扈無禮,以及心中不滿的同時,實則也大感失落。從其父秦王劉煦還在時算起,他已經數不清這是第幾次垂頭喪氣地離開帝都了,但沒有任何一次,像此次這般,讓他無比挫敗。
關鍵就在于,連劉文濟這個“得位不正”的皇帝,都能把他拿捏得死死的,他與安東還有何前途可言三十年前,劉文淵年輕而氣盛,還有的是時間等待、沉淀、積累,但如今,他也是知天命之年,奔六去的老人了。
胸懷大志也好,野心勃勃也罷,步入遲暮之年的劉文淵,也頭一次感受到了恐懼,恐懼這一生不得自由,就這般碌碌無為、郁悶而終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