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逃奔關隘的蜀軍敗卒,楊業勒馬而止:“停止追擊!”
“將軍,為何不將之趕盡殺絕?”身邊的虞侯,戰意猶盛,揮動戰刀問。
楊業指著前方道:“大散關前,山巒疊嶂,地形險惡,非馬兵用武之地。蜀軍經此敗,定然肝膽盡喪,不敢再輕出,我們目的也就達到了!”
說著,楊業換了個手執韁繩,嘴里嘀咕著:“這些蜀軍,也太不經打了!”
楊業,此番以護圣指揮、鳳州團練使之職,隨王峻西來。基本上,是被劉承祐放出來歷練的。此前斜谷鎮一戰,率本部馬軍繞襲李廷珪,立功不小。
及至鳳翔,與蜀軍主力鏖戰,在解決了蜀為數不多的騎兵之后,王峻以楊業為馬軍統軍使,集雍、岐馬軍并其本部護騎共計兩千余人,盡付與他,讓他于西線監視大散關的蜀軍,以免影響到雞峰山的決戰。
顯然,王峻大概也明白劉承祐的意思,經前番一戰,楊業英勇也打動了王峻,讓他放下了顧慮。楊業也做得不錯,打仗也很聰明,該莽的時候莽,該慫的時候慫,硬是將大散關的近萬蜀軍,死死地釘在關內。
此番,是蜀副帥韓保貞親自率軍,結陣而行,欲緩推向東,支援張虔釗。事實證明,想法是好的,初時尚有效果,但在楊業的耐心騷擾下,終究以失敗告終。
原野上,步軍對騎軍的局限性,便在于此。況且蜀軍軍械不夠犀利,士卒不夠精煉,連將領都顯愚笨。
“此番是蜀軍副帥韓保貞親自統軍,沒想到此人如此無能,為統軍你不費吹灰之力所敗!”虞侯嘴巴樂開成一朵花,搭配著臉上濺著的血跡,完全一副百戰勇士的風采。
“派人報告大營,說我軍已阻大散關蜀軍,告訴招討使,他可放心攻打張虔釗!”自領一軍,身負重責,楊業氣質比起以往明顯凝練不少,冷聲吩咐著。
“是!”
“救助傷員,打掃戰場,搜捕俘虜,收兵回駐點!”調轉馬頭,楊業率先遠離山隘而去。
不過在望著東面的時候,楊業眉宇間也不禁浮現出些許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