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稻在水稻研究之中,其實是一個很大的科研課題,不過在華國,海水稻的研究大概是起源于八六,八六年的時候,粵東一個叫陳日升的農業科學家在海邊發現了第一株野生海水稻。
后來陳日升開始專注于海水稻的研究,研發出了海水86品種的海水稻。
不過海水稻不管是產量還是口感,都略低,雖然海水稻在抗性方面非常強,但是在其他方面卻非常的不足,所以不為人知。
在宋山的記憶之中,袁老開始進行海水稻的研究,應該是在二零一四之后的時候了。
而且這一項研究一開始并不是很順利,到二零二零年之后,才有了一畝荒攤變良田的口號。
也就是說,如果按照歷史走勢,起碼要等到二十年后,海水稻才開始登上舞臺,才開始成為華國糧食的補缺口。
但是現在,西北稻的成功,絕對會讓人聯想到海水稻,西北土地特性自然不是鹽堿地的標稱,但是西北稻獨有的抗旱性讓人看到了希望。
“西北稻是有限制性的,但是海水稻沒有,西北稻只能算是海水稻的前奏研究而已,我一開始其實就是沖著海水稻而去的,為了研究海水稻,我給粵東雷州的陳日升先生發出了邀請函,希望他能參加這一次的研討交流會!”
宋山站在岸邊,退后兩步,他遇水而恐懼的情緒一直都在,不能對著水波看太久,站在岸上還算是有些踏實,有一搭沒一搭的和肖定均聊著。
這一次關于西北稻的研討交流會,既然宋山是別有用心的,那么他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必須要把事情給做的仔細了。
特別是細節上問題。
對于來參加研討會的名單,他必須要親自核實和安排,上面的每一個人,他都會做出一定的了解。
他所說的陳日升,如今還是一個默默無聞,正在粵東雷州林業局的一個小員工,但是在未來,他將會被人冠上一個海水稻之父的名稱。
這是一個在精神上能堪比袁老,把自己獻身給了農業科學研究的科學家,是宋山心中,一個偉大的人。
“陳日升這個人我知道!”
肖定均聞言,點點頭,輕聲的道:“他研究的那一株從海邊發現的野生稻已經十幾年了,在咱們這一行,他也算是有點名聲,不過這個名聲半好半壞,有人看不起他一個中專生畢業做農業研究,畢竟做研究需要的知識需要比較深厚才行,所以不得很多人的看好,但是他那股韌勁,堪比當年袁老發現雄性不育株的時候的那股勁頭,倒是讓很多農業科學家都為之汗顏的,即使是袁老都對他有過非常高的評價……”
他嘆了一口氣,道:“只是袁老沒有太多的精力浪費在這方面的研究上了,他為超級稻已經操碎心了,而且為了全世界推廣雜交水稻,能讓貧窮落后的人吃上一口飽飯,他全年無休到處飛,實在是沒有更多的精力介入海水稻的研究了!”
“我對他很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