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老的話很重,有些課題他敢研究,可他不敢讓被人也摻和研究,因為這是雙面刃,一旦把持不好,就容易出問題。
外國人在大豆的品種研究之上,就是把持不好這個度,過度追求產量,而且出現了食品安全的問題,雖然現在還沒有爆發。
但是這樣繼續下去,肯定會爆發出來了,到時候轉基因更是一個禁忌一般的科研課題了。
“另外你們西北稻有今天的成就,不僅僅如此的!”
袁老深沉的說道:“品種之特殊,從表面上看,是突破了一些界限的,如果僅僅只是你們明面放出來的那些的數據,不足以支撐得住你們的成果,你們應該還有一些我不知道的研究,比如種植周期為什么會簡短,能讓水稻早熟而沒有的斷產,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宋山不得不承認,有些人眼光獨到到讓你不寒而栗,在關公面前耍大刀是一種不太好的感覺。
西北稻能有今天的成就,有很多原因。
其中幾個都和宋山有關系。
第一,宋山謊稱在西北土地上找到了一株野生稻,這一株野生稻具有極大的抗旱和適應黃土地種植的生物基因,以此作為根本而研發出了能適應黃土地生長的西北稻。
第二,那就是豐盛的超級肥料。
豐盛的超級肥料是用有機肥合成之后,在配合上宋山的生命之水,從而能推進西北稻的生長周期。
生命之水是稀釋過的,即使是如此,也能大力的簡短生長過程,加速生長速度,所以才能讓西北稻在西北有限種植時間之內,完成兩季的種植。
其他還有一些原因,那就是科研上的突破,畢竟一個品種從研究到成熟,其中克服的科研問題,多不勝數,也不全是宋山一個人的功勞。
如果宋山背后沒有豐盛農業科技研究院這個依仗,他想要讓西北稻變得成熟,而能夠普種下去,那就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和人力物力了。
“袁老目光如炬!”
宋山深呼吸一口氣,道:“這里面設計一些我們豐盛農業科技研究院的科研秘密,所以不會對外公布,不過具體的研究記錄,我倒是可以讓人提一份給袁老,如果能幫助袁老突破超級稻的研究,倒也算是一樁美事!”
…………………………
和自己偶像待在一起的時光,顯得過的有些太快了,從西京到豐盛這條路本來來說宋山是有些無聊,但是他現在是嫌太短了。
到了豐盛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
宋山也不能拉著袁老徹夜深談,他得考慮一個老人家的身體能不能承受得住啊,先是坐飛機,然后就是坐車,這都忙了一天了,明天還有準備研討會上的發言,有他忙的。
所以宋山只能先安排他去休息。
十一點多,宋山回到原始大樓,這棟大樓這時候的燈光還是比較璀璨的,加班的人不在少數。
宋山把魏明陽給叫上來了。
“準備的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