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36億畝土地可以開墾嗎?還要不要蓋房子?建城市?造工坊?建兵營?
很多地方并沒有石炭,他們冬天用什么取暖?砍伐森林嗎?
有一些數據顯示,有宋一朝耕地面積最多5億多畝,糧食產量不到500億斤,當然這些畝數和斤數,始終有各朝代不同的面積和重量變化,但是如果以糧食為主,人均年糧食消耗確實需要將盡500斤,如果將田畝養殖牛羊雞鴨,那么總體產出還會減少,就是養活1億人的規模!
如果沒有新的創造,即便是沒有任何天災**,一兩百年,也會自相殘殺,直到剩下來的人口,能夠在當前的土地上維持生活。
所以,再一個封閉的環境中,維持統治的唯一奧秘,就是殺死對手。
但是貴族一定會生下聰慧的子嗣嗎?”
楊太后結結巴巴地說:“當然,也不盡然。”
林夕說:“皇家子嗣一般情況下,要比貴族和百姓少,才能夠不需要勞作,就獲得錢糧,對吧。”
楊太后臉色變得越來越難看:“是”
林夕說:“皇家子弟只能做官,但是治理地方,卻需要官僚和世家,他們就沒有能力蒙蔽上聽,甚至聯手推翻嗎?”
楊太后說:“當然有,春秋戰國代周,三國代漢,乃至大宋代唐。”
林夕說:“太后,你這樣敢于承認現實,就是一種極大的進步,騙人這種事情,可以在同一時間欺騙所有人,也可以在所有時間欺騙一個人,但是永遠不可能在所有時間欺騙所有人,上天若真如此,它自己就滅亡了。”
楊太后臉色稍霽:“上人真是耿直呀。”
林夕說:
“太后,在我們的那個世界里面,有一個王朝,叫做明朝,明朝滅亡前,皇親國戚大致在4萬-5萬左右,理論上他們不能工作,不能經商,他們必須有朝廷供養,如果每家有管家仆役婢女二十人,光是皇族直接吸收民脂民膏供養的,就要達到20萬;
這樣的皇族數量在上,那么官吏又怎么會甘于人下呢?
這樣的皇朝只憑幾個好人、能人,是絕不可能長久的。
明王朝最后一任國君,最后自己吊死自己,在京城,實現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雖然也有些氣節,但是也就僅此而已了。
當他們王朝自己治下的一個郵遞員起兵反叛,再加上外族入侵,皇城要破的時候,皇親國戚、滿朝文武,沒有人捐款超過一萬兩,有些捐出幾百兩,更多的一個銅子也沒有出。但是,快遞員的造反軍來到以后,被抄家千萬兩白銀的不在少數。
對了,在我們的那個世界里面,你和陛下,也已經死了,陸秀夫丞相背著陛下跳海死掉了,你也死掉了。”
楊太后面如死灰......
林夕說:“也別著急,你看,現在你和陛下不是都活著嗎,而且陛下已經自己改名字叫做肖兵了。”
......
楊太后咬咬牙說:“上人,我,需要改名字嗎?”
林夕感覺到乖乖的:“額,太后,你知道嗎,我雖然不是學習歷史的,所以只知道一些常識,但是好像,我們原來的世界里面,陛下的名字還是記錄在史書上的,而太后您,只有一個姓,就是楊太后,我也從來沒有聽過你的名字。”
楊太后低下頭,過了一會,抬起頭:“我的閨名是毓秀,母親喚我秀娘。”
林夕略略有些尷尬:“那么,好吧,太后,你自己選一個好名字。”
太后說:“我是說,上人可以自己選怎么稱呼我,楊毓秀、毓秀或者秀娘,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