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臣主事,你即刻派一百軍士,速速帶上人去往鷹嘴巖。
胡司長,你協助姜臣主事,立刻變更運送物資數量和品種,除了布匹、糧食、炭塊、火藥、倭鉛和銅錠,其他先往回輸送。
另外,胡司長,向玄義號傳信,玄義號接收了必要的物資以后,一定要趁著潮水,盡快撤到海上,到海上的修復船帆。
保持與鷹嘴巖的電報信號”
姜臣說:“胡司長,我寫一個手令給你,你即刻安排改變物資數量。上人,給玄義號的命令,你應該簽一個字。”
宋慶說:“我回到玄義號去,上人的手令給我吧。”
郭益說:“我也回玄義號上,楊毓秀部長也需要保衛力量。好在,上人帶領的小隊,已經知道如何使用爆破彈、手榴彈、手雷、地雷這些武器。”
煒杰師傅說:“好,玄義號就拜托各位了!”
一小段短暫的混亂之后,煒杰師傅問洪山:“洪山,此地地形如何?”
洪山說:“此地基本上是一片丘陵,雨季會有一些沼澤,現在是冬季,沼澤看不見,向北線越來越高,但是丘陵也還是很多,山勢的走勢也是從高到低,所以,其實向北推進一些地方,其實不利于騎兵,對于咱們來說,如果都是步軍,咱們地勢低,來兵地勢高,咱們還是很吃虧。”
煒杰師傅問:“咱們有多少四面釘?”
立刻有一個千戶稟報:“回部長的話,四面釘大約還有一兩千個,但是天黑,咱們不方便布放。除非咱們不進攻,到了明天,四面釘想全部收回,也很困難。”
【注:四面釘,也稱為扎馬釘,是古代軍事戰爭中的一種暗器,狀若荊刺,故學名蒺藜,有銅、鐵兩種,扎馬釘有四個鋒利的尖爪,隨手一擲,三尖撐地,一尖直立向上,推倒上尖,下尖又起,始終如此,使觸者不能避其鋒而被刺傷。(總有一個尖垂直向上,三尖對稱支承于地。)其尖呈三角錐形,亦有圓錐形,尖爪間每個夾角一百三十度。大的重約十五克,尖長2.7至3厘米,小的重八克,尖長1.5厘米,有十分講究的力學與數學原理。在古代戰爭中,扎馬釘多散撒在戰地、險徑,用以刺傷敵方馬匹和士卒,所以,俗稱呼為扎馬釘。
四面釘或者扎馬釘其實也能扎穿人的腳底板,宋時期,穿鞋子的人不多,而且很多人的布鞋不能抵擋四面釘,厚底靴子才能防止普通四面釘。
當時四面釘以銅制為多,生銹以后,會出現銅綠色,能夠從地面上被識別出來,但是淺沼澤地區,這種顏色會被污水遮蓋,所以很難完全清理干凈,那么就會呈現一種不爆炸的——雷區。】
煒杰師傅道:“那么,就把這些四面釘集中布放在一個區域。還有,既然是淺沼澤區域,方便通行的地方,肯定也不是很多,把地雷安置在他們進攻路線上,咱們邊打邊退,引導他們進入布雷區域。還有熱氣球。他們不會認錯的,唯一的問題是,要盡量防止他們進攻運輸隊。”
姜臣說:“有沒有辦法讓他們覺得攻擊運輸隊沒有意義?從而放棄攻擊?”
胡不器說:“恐怕很難,除非玄義號離開,要知道,玄義號的象征意義也很大,實際上,很可能他們覺得玄義號才是主要的。而且防衛力量還很薄弱。”
煒浩道:“師傅,若是我們主動攻擊蒙古韃子呢?”
照月則說:“師兄,你忘了蒙古兵兩萬步軍?”
姜臣也說:“是呀,他們兩萬步兵,咱們頂多拿出一萬步兵,這還是把運輸隊抽調以后才能夠得到的人數。”
胡不器說:“煒杰師傅,都說您是飛狐貍,您就不能布置一個疑兵之計嗎?”
姜臣說:“是呀,煒杰師傅,現在很顯然蒙古騎兵不是咱們的對手,但是他們絕不甘心,他們等待步軍到來,咱們就不能做點什么?”
煒杰說:“大的懸疑之陣是來不及了,小的還是可以做一做的!你們附耳上來......”
剛剛說完,一個傳令兵過來:“啟稟各位大人,有一位自稱姓錢的,帶來南大倉一位都指揮使的官印布條,穿著普通,帶著一把鐮刀,說是來投玄義軍,南大倉翹首以待。”
胡不器說:“哦,這可是好事情,南大倉找到了,那可是大倉呀。”
姜臣說:“不可魯莽,現在什么情況都有可能。”
煒杰說:“帶上來一問便知道。”
不一會錢正將被帶了上來,錢正將行了宋朝的軍禮:“各位大人在上,宋軍崖山南大倉都指揮使麾下錢泉,請各位大人的安。蒙古兵一萬余人正在攻擊南大倉,懇請玄義軍施以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