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個老狐貍,從一進門就先把李繼岌給捧到天上去再說。
李繼岌躬身施禮道:“學生見過先生,早聽說先生是河北有名的大儒,學究天人,能在先生座下受教,繼岌感激不盡。”
馮可道聞言笑道:“世子這是準備學我儒家的學問么?”
“學問之道,在乎博采眾長,方可有所建樹。如今亂世,生民涂炭,相對而言,學生還是更傾向于兵家的學問一些。”李繼岌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馮可道的邀請,也就是不認可馮可道能成為自己的老師。自己是晉王世子,這老師可是今后的一大靠山,顯然馮可道這樣的滑頭,不是自己正確的選擇。
馮可道聽后,略微嘆息一聲:“即便如此,馮某也定當傾囊相授。”
李繼岌這半年多一直呆在唐明莊園,就沒怎么到宗學上課。不過古代晚上又沒有什么娛樂活動,自己在莊園里倒也已經把整本的《尚書》、《禮記》和《公羊傳》、《戰國策》給背完了,有些地方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倒也正好向馮可道一一請教。
有些地方自己的理解與馮可道并不相同,也不強行辯解,只是偶爾提出一些問題,讓馮可道聽了觸目驚心,這回是真的感覺有些莫測高深了。
馮可道在幽州經歷過一回生死,痛定思痛,早就變得圓滑起來。對于未知的事物,總是顯得小心翼翼。等李存勖問起李繼岌的學業來,反而是不住夸贊,最后落得是皆大歡喜。
晉陽這地方冬天來得早,到了十月中旬,就下開了入冬后的第一場大雪。
李繼岌看著天空中飛舞的雪花,突然想念起后世的火鍋來了,于是在散學后叫了張樞等人,前往自己當后臺老板的“適仙樓”,把掌柜和后堂的幾位大廚招到一起,研究起火鍋的作法起來。
這一耽擱,回到王府的時間就有些晚了,由于天黑得早,王府的門廊里已經掌起了燈籠。而自己的親娘,正站在二進的廳堂門外,笑盈盈地看著他的馬車從側門進了王府。
李繼岌看到劉玉娘臉上的笑容,暗道不妙。
自己剛下車,就被劉玉娘摟在了懷里:“元寶,聽說這晉陽城里生意最好的‘適仙樓’有你的份子?”
果然是把主意又打到自己的身上來了,李繼岌只得無奈地點了點頭。
劉玉娘中了臉上的笑容越發燦爛:“元寶啊,你要知道你爹爹這每年打仗,花費巨大,王府中的開銷只能是自己籌劃。要養這么一大幫子人,真是讓娘操碎了心。這不,下著大雪,還得安排宮中的內監、宮女在城里擺攤販肉賣菜……兒啊,你忍見為娘這么辛苦么,不如把那‘適仙樓’孝敬……”
李繼岌聽到這里,連忙點頭:“行,一半的份子算是當兒的孝敬您老人家的!”
這要是答應慢了,恐怕到最后連整座酒樓都會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