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眉梢輕挑。“以楊卿之見,如何才能致太平,朝廷之政有哪些待改進之處?”
楊修再次從袖中取出一份奏疏,雙手奉上。侍者立刻趕來,取過奏疏,送到天子面前。天子打開看了一眼,眼角不由地抽了抽。
奏疏的標題簡潔而直接:議朝政荒悖疏。
天子看看那厚厚的奏疏,壓制不住心中的怒氣。荒悖?難道朕這幾年的辛苦一無是處,只落得荒悖二字?知道你是來找麻煩的,可是你這態度也太囂張了吧,連一點表面文章都不肯做了。他沒敢看正文,生怕自己一時控制不住情緒,與楊修第一次見面就發生爭執。楊修不僅是孫策的代言人,還是楊修的兒子。楊彪對朝廷有功,可以說,朝廷今天能有這樣的局面都是托楊彪那三億錢之恩。不給孫策面子,總要給楊彪留幾分面子。要懟楊修也不能由他這個天子親自出面,要不然就太難看了。
“看來朕的缺失不少啊,當仔細拜讀楊卿之奏,再與群臣商議。”天子壓制著怒氣,不動聲色地說道,隨即轉換了話題,說起弘農楊家的往事,感慨于楊家世代忠貞,不愧朝廷恩寵,又表示對楊修的厚望,希望他能再接再勵,實現五世三公的榮耀。
楊修也不爭辯,一一叩謝,禮節周全,無一絲可指摘之處。
半個時辰之后,楊修起身告辭,逕去大將軍府就職。
天子隨即召來荀彧,將楊修的奏疏給他看。新政是荀彧主持的,楊修的奏疏直指新政,自然應該讓荀彧先了解情況。在荀彧到之前,他已經將奏疏看了一遍,見這幾年的努力被楊修批得一文不值,怒不可遏,眼淚都被氣得在眼眶里打轉。
荀彧看完,良久無語。
天子不解。“令君,你莫不是覺得他所言有理?”
荀彧想了想,離席而拜。“陛下,新政是臣所主持,所有過錯,皆在臣之一身。”
天子盯著荀彧看了半晌,有些不安起來。聽荀彧這口氣,怎么像是要辭職的意思?他新政是荀彧一手主持的,還指望著荀彧領頭與楊修對陣呢,荀彧要是不戰而退,誰能頂上去?
“令君,你這是何意?”
“陛下,新政是臣效仿吳侯之政,推行于關中。可是現在看來,臣領悟錯了,而且大錯特錯,根本就是南轅北轍,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