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諸葛亮的報告,孫策意識到問題所在,要調整職務的不僅是李通一人,鎮守夷陵的婁圭也不例外。守尉分離,內郡太守不掌兵權,李通、婁圭卻曾是統兵的將領,眼看著南郡就要成為內郡,他們自然不安于做一個文職太守。
只是這和他的計劃有分歧。在他的方案中,南郡還是邊郡,在真正奪取益州之前都是,甘寧的進攻只是佯攻而已。甘寧沒有說,李通、婁圭以為是真要奪益州,不愿意做看客,這才會有這樣的想法。但他們太樂觀了,居然以為甘寧真的能得手,這可不是一件好現象。
更可怕的是諸葛亮也有類似的想法,實在大出他的意料。李通、婁圭不清楚他的戰略規劃,諸葛亮也不清楚?還是說他立功心切,想和豫州一樣發動荊州所有的力量,全力一擊?就算要這么做,也不可能由他來主導,這么大的戰事,指揮這么多的將領,絕不是他能夠承擔的。
孫策傳書諸葛亮,命他親自趕到建業來匯報工作。
青州戰場比較平靜。袁譚圍攻高唐月余,損失兵力逾萬,未能登上高唐城頭一步,明智的改變了戰法,由渤海太守臧洪統領三萬人馬和青州世家繼續圍困三城,主力則調往兗州。他本人率部進攻倉亭津,牽制曹昂的主力,別派魏郡太守董昭略取陳留。
董昭率部三萬,由濮陽渡河,經白馬入陳留郡,所過諸縣,就地征發民,收集物資,反抗的一律格殺。在董昭的強勢面前,諸縣豪強紛紛倒戈,獻兵獻糧。得到了補給和兵源,董昭長驅直入,目前已經占據小黃、外黃,包圍了陳留,兵力達到五萬。
張邈兄弟困守陳留,派使者向留守浚儀的陸議求援,愿意向孫策稱臣,請孫策派兵求援。浚儀的兵力被呂范帶走大半,剩下三千余人只夠守城,無力出擊,陸議緊急傳書,請求指示。
陳留是染料的主要產地,又是遮蔽豫州的要害,孫策不可能放棄,但袁譚可能會取陳留卻是意料之中的事,軍師處早有預案。孫策接到陸議的匯報后,僅僅用了一夜時間,根據最新的進展復核了之前的預案,做了局部調整,命行征北將軍滿寵率部增援。
二月,吳王孫策行籍田之禮,王后袁衡行蠶禮,以興農桑。
襄邑西,滑亭。
滿寵端坐在馬背上,手握馬鞭,輕輕敲打著精致的魚鱗腿甲,原本就有些細長的眼睛微瞇著,將寒光四射的眼神掩飾得恰到好處。戰鼓聲不緊不慢的響著,將士們在鼓聲的指揮下變陣,以他為中心,成半圓形列陣,刀盾手、長矛手在外,弓弩手在內。輜重營的將士推著武剛車飛奔,由兩側向中間合攏,在刀盾手、長矛手的身前又增加了一重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