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哭笑不得。
賈詡?這怎么可能。朝廷不是沒有下詔征召過賈詡,問題是賈詡不肯接受。況且朝廷也不可能信任賈詡,更不可能指望賈詡為朝廷出謀劃策。馬超這是哪根筋搭錯了,居然提出這樣的建議?
天子忍著不快,含笑說道:“卿有所不知,朕曾下詔征聘賈詡,奈何賈詡托言有疾,婉拒了詔書。”
馬超卻胸有成竹。“賈詡有什么病?他身體好著呢,有病也是心病。之所以不應征,恐怕還是無法取信。他上書朝廷,請殺皇甫嵩,被朝廷拒絕,皇甫堅壽反而成了陛下的大將,他豈能不疑?”
“那他現在就能為朝廷效力了?”
“臣不敢保證,臣只是覺得有這個可能。”馬超笑道:“陛下,臣聽說,李儒已經去了南陽,賈詡如果也想為吳王效力,他為何不去南陽?他現在既不是并州刺史,也不是河東太守,卻留在河東不走,臣以為,他必是有所觀望,待機而動。”
天子覺得有些道理,賈詡現在是布衣白身,既不去南陽,也不回涼州,實在不合情理。“卿言吳王以賈詡為平生之敵,可是親耳聽孫策所言?”
“陛下可知,自初平二年吳王出戰襄陽以來,專程見過的人有幾個?”
天子眨眨眼睛,心中恍然。劉曄收集的情報中提及過,孫策見過的人很多,但專程主動去見的人只有兩個:一個就是洛陽督魯肅,一個就是賈詡。初平三年,孫策與袁譚爭爭奪浚儀,大戰剛接觸,就趕到黽池與賈詡見面。至于他們談了什么,那就不清楚了。
不過孫策對賈詡的重視可見一斑。天子有些心動,覺得有必要重新考慮賈詡的心思。董越雖然率部從征,但他從心底里就不信任董越,也不敢重用他,還要拉攏劉備來制衡董越,生怕他亂來。如果能將賈詡召來,甚至得到他的效忠,與董卓舊部之間的矛盾也許可以暫時緩解,對董越部的使用也能放心一些。
天子返回小平津關,一路上和劉曄反復商量。劉曄不贊成征召賈詡,他摸不清賈詡的心思,擔心天子無法控制賈詡,反被賈詡抓住了空子。董越是莽夫,賈詡是文士,兩人分開,都不足為懼,一旦聯合在一起,情況就完全不同了。費了那么大力氣,好容易將他們分開,又豈能重蹈覆轍。
天子舉棋不定。他反復考慮,決定與荀彧商量一下。荀衍陣亡,這個消息也要通報荀彧才行。只是弘農還控制在蔣欽手中,他們只能取道河東,一來一回,至少要十天時間,甚至更久。
山東形勢突變,天子不得不暫時擱置了整頓上黨、太原的計劃。為了解決輜重補給,他一面通過司馬孚召見司馬防,請司馬防出面聯絡河內世家,征集錢糧,一面與董越商量,要求他從河東征糧。董越很不樂意,卻又無可奈何。一來天子確實缺糧,二來河東世家未必聽他的,天子跟他商量只是給他面子,他不同意也沒用。
此時此刻,董越有些后悔。要和河東世家打交道,還得賈詡出面才行,他只會用刀砍人,斗心眼不是那些人的對手。如今天子身邊不僅有皇甫堅壽,又著意招攬劉備,明顯對他不利。左思右想,他給賈詡寫了一封信,說明了當前的形勢,并奉上河東太守的印綬,派親信牛蓋趕往安邑,請賈詡重新出山,代理河東事務。
賈詡坐在窗下,半瞇著眼睛,似睡非睡。
初夏的陽光透過茂密的樹葉,落在窗前的石階上,一地斑駁。樹冠中有兩只黃鸝,一唱一和地叫著,清脆婉轉,情意綿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