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轉身去安排。
周瑜坐了下來,端詳著地圖,看了好一會兒,輕輕地搖了搖頭。
魏延站在一旁,忍不住問道:“都督,荀軍師的計劃有問題?”
周瑜瞅瞅魏延,招招手,示意他走近一些,將地圖轉了個方向,方便魏延看。魏延湊過來看了好一會,還是沒看出有什么問題。荀攸剛才有兩個方案,一個向南,一個向北,難道還有其他的選項。
“請都督指教。”
周瑜十指交叉,雙手抱膝,看著遠處的山巒,嘴角露出一絲淺笑。魏延是沐浴著新政成長起來的一代,先是在南陽幼稚園啟蒙,再入講武堂求學,然后從軍做他的侍從,一步步走得都很扎實。他毫不懷疑,魏延將來會成為一個合格的將領,指揮萬人作戰沒什么問題。但他要想成為指揮數萬人的大將,甚至是獨鎮一方的都督,他現在的學識還不夠,最大的短項就是軍事以外的見識不足,尤其是歷史。
幼稚園之后,他應該入郡學再讀三年書,可能會好一些。
“文長,你對這片土地了解多少?”
魏延摸摸頭。“都督是說地理嗎?”
“地理、人文,你都知道些什么?”
“地理就是斥候打探來的消息,繪成的地圖,還有就是都督與軍師商量時提及的山川形勢,不過那些只能看到粗略的地圖,所知有限。至于人文,那就更少了。這南中……有什么名士賢臣嗎?就算有,在都督和軍師面前,他們也不值一提吧。”
周瑜忍不住笑了一聲,抬手輕拍了他一下。“小小年紀,就學著奉承,這可不是什么好習慣。南中雖說偏僻,人物不如中原,更不能和帝鄉相提并論,可你也不要小瞧了這里。”他收起笑容,沉吟片刻。“我說兩件事,你好好想一想,然后再回答我的問題。”
魏延大喜,連忙躬身施禮。這是周瑜要點撥他。雖說周瑜對身邊的人一向很關照,一有機會就指點,但都是就事論事,很少展開來分析,尤其是單獨對一個人而言。
“第一件事,莊蹻入滇。莊蹻奉楚王之命,率部入黔,一路前進,直到滇池。你知道他的進攻路線嗎?”
魏延連連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