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笑笑,又寒喧了幾句,便算是定了。“盛君不僅善治學,更善育才,伯平(沈直)這幾年勤于政事,練兵有方,地方安定,官聲甚佳。”
盛憲大喜。這幾年看著沈友步步高升,成為一方諸侯,女婿沈直早就急了。如今孫策親自認可了沈直的政績,看來升遷有望,可以向女兒交待了。當初憑一篇文章讓沈直入仕,如今又借著獻祥瑞幫沈直升官,自己也算對得起女兒、女婿了。
見盛憲進翰林院,沈直升官,賀輔也心動不已,看來這次獻祥瑞獻對了,收獲絕對不會小。別的不說,兒子賀齊很可能要升官。他心跳加速,臉上卻不能露出一絲半毫,忍得很辛苦。
“賀君最近可曾收到公苗家書?”
賀輔適時地露出笑容。“蒙大王不棄,犬子得以為大王爪牙,隨周督出征益州,前些天剛有家書來報平安,雖未提及戰事,字里行間的心情倒還算平和,想來還算順利。”
“公苗是將才,益州不足以施展手腳,眼下只是練練手而已,估計連汗都不用出的。公苗謹慎,賀君可能還不知道他的戰績,孤卻對他奪取鄨縣的戰事很是欣賞。”
賀輔當然知道賀齊的戰績,可是當著盛憲的面,聽孫策夸耀兒子的戰功,他還是很開心。況且孫策也說了,賀齊是將才,益州只是練手,顯然將來是要重用的。既然如此,他就不用急了。
孫策又和賀輔商量,他計劃分割會稽其實不僅是會稽,豫章的轄區也太大,管理困難,有必要進行分割,揚州刺史高柔已經配合首相張纮制定方案,只是還沒有公布而已希望找一個熟悉風土人情,又有足夠閱歷的人擔任太守,問賀輔有沒有信心。
賀輔當然愿意。由一個六百石的縣令一躍而為二千石的太守,而且會稽南部這幾年發展得很快,后勁很足,設郡后很容易取得政績,傻子才會拒絕。
孫策隨即又對盛憲、賀輔說,這些年連續征戰,花費很大,江東諸郡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從兵員到錢糧都負擔了不少,他非常感激。如今幽冀平定,戰事告一段落,他打算暫緩一兩年,與民休息。
盛憲、賀輔明白,他們為會稽爭取利益的目的也達到了,這一次公利兼顧,收獲頗豐。兩人雖然肚子餓得咕咕叫,興致卻是高漲,高談闊論了一番,這才退下用餐。
送走盛賀二人,孫策命步練師開了窗。晚風吹了進來,吹散了艙內的濁氣,帶來了一絲清涼。孫策握著那只玉器,就著燈光細細端詳,心情卻有些自嘲。明知這是謊言,他卻不能戳破,真是無奈。好在盛憲進翰林院,賀輔轉新郡太守都是之前就計劃好的,現在給他們不過是提前幾天。
祥瑞這件事到此為止,他不會再提。此風不可漲,冷處理是目前最好的辦法。盛憲、賀輔都是聰明人,他們很快就會明白這一點。
步練師收拾了案上的茶點,端來一杯新茶,輕輕地放在孫策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