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唐做狗要遠比跟著吐蕃混愜意,這并不是附國土王李宜羚一個人的感受,起碼眼下還有西康當地的豪酋們也有著類似的感受。
西康的前身孫波女國,在其政權末期由于大王小王之間爭權奪利,整個政權統治都陷入一團混亂之中,民眾們因此內斗死傷無算,就連那些上層的權豪們也因此而苦不堪言。
適逢此時,山南雅礱的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為了擺脫雅礱舊部的鉗制,將政權中心從山南遷移到更加靠近孫波的吉曲河谷。
松贊干布雖然借助母族的力量干掉了弒殺其父的叛賊,但整體實力仍然偏弱,急需從外部尋找助力。而孫波豪強們也厭倦了國中持續不斷的內斗,迫切需要一位強人帶領他們走向更加穩定的未來。
所以雙方也算是一拍即合,在出身孫波的娘氏豪酋配合下,松贊干布一舉出兵滅掉了孫波女國,壯大了自身的勢力,也獲得一眾孫波權貴們的支持。
這一段時期,算是吐蕃贊普王室與孫波貴族們的蜜月期,為其出謀劃策、兼并孫波的娘氏更是居功至偉。可是很快,這種親密的關系便被打破了。
松贊干布身為高原上一代雄主,自然不滿足于僅僅只是吞并孫波,很快又將視線轉移到了后藏地區的象雄。相對于孫波,象雄要更加強大,而且也沒有國之將亡的各種鬧亂跡象。
為了成功兼并象雄,松贊干布也是手段頻出,一方面對象雄維持軍事上的封鎖打壓,一方面將自己的妹妹嫁入象雄、影響其上層決策,還有就是積極籠絡象雄的豪酋貴族們。
由于松贊干布見異思遷、有了新的目標,此前助其兼并孫波的功臣娘氏便受到了冷落,娘氏的代表人物更死在了松贊干布的新歡、助其平定象雄的后藏豪酋瓊保邦色手中。
雖然很快松贊干布又借下位貴族噶爾東贊之手除掉了瓊保氏,但從那以后,孫波系貴族們與贊普之間的關系便不像最初那么甜蜜了。
盡管近年來由于噶爾氏已經漸成大患,贊普與孫波系貴族們關系有所修復,但彼此之間也是多有保留。
像早年葉阿黎東逃入唐,并將東域之地獻給大唐,孫波當地權貴們多數都持一種冷眼旁觀的態度,并沒有哪一家跳出來要為贊普撲殺叛臣、奪回東域。
可是隨著大唐將東域之地劃作西康國、并開始著手進行經營的時候,西康當地貴族們便明顯感覺到了不同。大量唐人貨品的涌入,不獨直接改善了他們各自生活,各種富余的商品能更轉向內陸分銷,讓他們獲得豐厚的回報。
而隨著佛法入國,則就更是直接改變了他們利益的獲取方式,較之往年有增無減。而且佛法教人順服苦忍,也將境域中的戾氣消弭許多,使得他們的統治更加穩定。
正因為感受到入附唐國所帶來的種種好處,所以對于大唐在隴南駐兵的行為,西康權貴們非但不抵觸,反而還持歡迎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