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會這樣?”
雖然說大量蔭受出身者占據好官職位讓人不滿,可現在蔭授者幾乎沒有留事京司者,也不免讓人感覺意外,甚至是有些詭異。
“莫非是嫌京司過于醒目扎眼,索性謀求外州好官?”
不乏陰謀論者如此猜測,并提議直接檢索那些高官子弟們究竟得授何官。
選事喧囂數月,一些家世背景比較特殊的選人也早被摸查清楚,也是時流重點關注的對象,自然被從長名榜上抄錄下來。
這會兒眾人再一一檢索,并不迷茫,可是很快結果又讓他們有些傻眼。
講到家世優異的選人,自然無過于當朝宰相姚元崇之子姚彝。選人們要摸查高官子弟任仕情況,自然也從最顯眼的下手,姚彝的選授記錄第一時間便被翻找出來。
“伏龍縣尉……伏龍?唐家幾時有此縣名?”
有人看到姚彝所授任的官職名稱,頓時一臉的迷茫,開始搜腸刮肚的思索這一個頗為陌生的伏龍縣究竟在何方位。
旁邊有人已經提醒道:“榜上不是寫了,順州伏龍縣……順州,那是圣人收復青海后于海東所設新州,伏龍縣在彼方位,看來是青海偏僻之境啊!”
“姚相公當朝執政,班秩首領,嫡子入事,竟然不能列入人間,雖是避嫌,但也未免有些刻薄了……”
了解到伏龍縣的方位后,便有人忍不住開口嘆息道。新設的州縣,而且還是在剛剛收復、結束戰事的青海,可想而知彼鄉必然是事務繁蕪、民風刁悍。
雖然說高官子弟占據好官位置讓人憤懣,但這也屬于時流價值觀的一部分。姚元崇那么高的勢位,結果兒子卻被一腳踢到了青海那個新收未治的兇險所在,不免讓人懷疑這個姚彝究竟是不是姚相公親生的。
除了姚彝之外,其他一些高官子弟各所任職也都被搜索出來,結果同樣透露出一股怪異。雖然說這些人大部分都沒有流落到姚彝那么凄慘,但所授官也絕對談不上是什么美職,或是人間道諸州參軍縣丞,不要說留在京司,留在關中的都甚少。
“如此選授,選司這位蘇尚書,可真是奉公絕情、風骨強硬啊!”
摸查一番后,有人便忍不住感慨道。在朝高官雖然多數都是壯仕之年,自身仍有進步的空間,但對子弟的培養同樣也頗為重視,謀劃鋪路都是人之常情。
官場上一步落后便有可能步步落后,哪怕是高官子弟也沒有太多時間能夠將幾年光景豪擲在難出政績的位置上。
蘇味道執掌吏部選司,當然也稱得上位高權重,等閑時流不敢觸犯。可若視這么多人家子弟家世如無物,也算是犯了眾怒,怕要遭受一番反噬啊!
“我們這些初仕末流,也無須為立朝大員多作擔心。終究還是要有圣主明君,包容忠直、見重忠直,所以才有忠直涌現、立朝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