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鯤鵬公司如果能把自營品牌做出成績來,就算無法成為互聯網巨頭,但成為一家市值破百億的上市公司,并不是沒有可能!
一位長著國字臉,看上去約莫四十來歲的男子,敲門走進沈毅的辦公室。
“這次去南非考察,感覺怎么樣?”沈毅看到對方進門,笑著從老板桌后起身,示意對方到會客區的沙發上坐下來聊。
這個男人叫何冠華,是鯤鵬公司新組建的零食項目組的負責人。在加盟鯤鵬公司前,何冠華在食品行業摸爬滾打了二十年,可謂是經驗豐富。
鯤鵬公司之前敲定合作的兩家堅果代工廠,就是由他協助CEO蘇敏,完成考察和談判的。
鯤鵬公司之前的做法是把采購、生產等前置環節,都打包給代工廠負責。雖然上次鯊魚TV帶貨直播試驗中,堅果類的銷售額挺不錯,但公司財務部門最后一核算,卻發現實際上并沒賺到幾個錢。
以巴旦木為例,鯤鵬公司采用帶貨直播的方式進行銷售,除去優惠券的折扣之后,實際銷售價為每份19.47元。但代工廠給出的每份報價就高達13.9元,再扣除銷售傭金之后,毛利潤只剩11%左右。
而這11%的毛利潤中,還要再減去快遞費、企業運營成本、稅收等各類支出,實際的凈利潤還不到2%。要是偶爾搞一次折扣力度大點的活動,鯤鵬公司可能非但賺不到錢,反而會產生虧損。
所以鯤鵬公司如果真的想要在零食門類上獲得利潤,就必須在進貨成本上下功夫,絕不能粗放的用外包解決問題。
早在鯊魚TV的直播帶貨試驗還沒全部結束時,何冠華就開始直接聯系各類堅果的源頭供貨商,準備把堅果的采購環節收回來自己做,那樣只需支付給代工廠一筆加工費就行了。
而何冠華這次之所以前往南非,就是接到了南非Golden公司邀請。這家公司是國際市場上夏威夷果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夏威夷果被譽為“堅果之王”,最近幾年越來越受到中國消費者的青睞。而國際市場上夏威夷果的貨源,主要被澳洲的MMI公司和南非的Golden公司所壟斷。
夏威夷果聽名字,感覺應該是夏威夷的特產。但它真正的發源地其實是澳洲,后來被西方殖民者當做甘蔗的防風林,引入夏威夷群島。
結果這種樹木因為樹根鉆地不深,防風效果并不突出。人們反倒是意外發現,它的果仁味道不錯,于是很快從夏威夷流傳到世界各地。于是大家就把這種堅果,稱作了夏威夷果。
而南非是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才從澳洲引入夏威夷果樹。但南非的種植面積卻擴張的很快,現在已是全球最主要的夏威夷果貨源地之一。光是Golden公司每年就要向全球市場,供應超過4萬噸的夏威夷果。
“咱們一兩百噸的采購量,規模還是太小了,并不受對方的重視。國際上的夏威夷果市場,主要講求的是出仁率。而咱們國內市場極為重視的果品尺寸、壞籽率等指標,他們反而沒做具體分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