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毅在結束雙十一的繁忙期之后,立刻就坐上了國航飛往美國洛杉磯的航班,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出國之旅。
要不是因為雙十一對鯤鵬接下來的發展太過重要,他不得不留在國內親自上陣,沈毅其實早就急著動身,去美國見一個重要人物了。
沈毅目前的事業主要分為兩塊,分別是鯤鵬和鴻浩這兩家公司。鯤鵬公司已經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而鴻浩公司卻才剛剛上路。
鴻浩公司的第一款游戲產品《覓跡尋蹤》,雖然口碑不算差,但卻未能取得大爆。就算有人民網點名表揚,付費人數依舊沒有出現暴漲。
而且《覓跡尋蹤》只是一款單機游戲,國內的市場與國外不同,從沒出現過單機游戲能夠大賺特賺的,真正賺錢的全都是網絡游戲。
而除了《覓跡尋蹤》之外,鴻浩公司已經立項的另兩個游戲項目——狼人殺和抓娃娃,同樣都不是傳統網游,所以鴻浩公司其實還缺一款真正的旗艦游戲。
而縱觀國內的網游市場,從2001年《傳奇》上市以來,頭一個十年可謂是全雄爭霸,網易的《夢幻西游》、第九城的《魔獸世界》、騰訊的《DNF》和《CF》,大家各領風騷兩三年。
而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國內的網游市場則幾乎成了,《英雄聯盟》的一家獨秀。但這其中有一款游戲,曾被無數業內人士看好,覺得很有機會取代《英雄聯盟》,成為國內網游戲市場新的霸主。
十個游戲迷中至少應該有九個人,能夠猜出正確答案。沒錯,就是那款被玩家親切的稱為“吃雞”的游戲!
“吃雞”的真正游戲名稱,其實叫做《絕地求生:大逃殺》。而玩家們之所以稱呼它為“吃雞”,在于當你活到最后成為本局游戲第一名時,屏幕上會跳出一句“Winnerwinner,chidinner!”的話。
這句話最早是出現在好萊塢電影《決勝二十一點》里的臺詞,拉斯維加斯的賭徒們,每次下場之前都喜歡念這句話,來給自己祈求贏錢的好運。
而這句話直譯成中文,就是“大吉大利,今晚吃雞”。所以國內的玩家,后來干脆用“吃雞”來代稱《絕地求生》。
《絕地求生》剛問世時,一度曾有多火?
它甚至挽救了國內的一個夕陽產業——網吧。自從電腦在國內開始普及迅速之后,去網吧上網的人,就變得越來越稀少了。
而《絕地求生》的出現,再次讓許多人找回了去網吧玩游戲的習慣。因為這款游戲的優化做得很爛,導致對電腦配件的性能要求很高。許多玩家自己家中的電腦玩不動,只好去網吧找高端機來玩游戲。
而《絕地求生》之所以優化方面如此糟糕,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的開發公司——藍洞,只是韓國的一家小游戲公司。
而且藍洞公司在創立《絕地求生》項目時,想的也是能跟風賺一筆就行了。所以它的管理層根本就沒想過,自己有機會憑借這款游戲,一舉成為像拳頭、V社這樣的全球知名游戲公司。
而重生后的沈毅經過仔細思索,才發現《絕地求生》簡直就是,為他這個重生者量身打造的項目。
因為通常來說,一款優秀的大型網絡游戲,開發周期怎么也得有個三年左右。而如果遇到像暴雪這種喜歡跳票的公司,一款游戲開發個四年、五年,也一點不會讓人驚奇。
但另一個時空中,《絕地求生》從立項到公測,滿打滿算才花了一年多一點的時間!
要知道,沈毅重生金手指只有4年保質期,而他后世玩過的好游戲,在2015年大都要么已經問世了,要么已經被原公司開始研發了。
比如鴻浩公司之前推出的《覓跡尋蹤》就是這樣,它的海外原型《HiddenFolks》,早在2014年就被立項了。
所以沈毅只能模仿《HiddenFolks》,做一款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半原創游戲,而不能直接照抄《HiddenFol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