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你還要知道還有三位深藏不露的高手和連老弱婦孺都可能藏有一手絕技的圍觀黨們。
畢竟,在以前,或者從前可以是如花、石榴姐、洪爺這樣單個的引人注意的人物,現在則是《功夫》這一撥人。
現在話說回來,至于周星星為什么能把群演拍出色,這又是一個可以洋洋灑灑的話題,大部分人都能有相應答案,就不廢話了。
首先,功夫的幕前,豬籠城寨是傳奇之地,作為觀眾永遠不會猜透還有多少意想不到的人物和事件;幕后,這不大不小的一方天地大大考驗了導演的功力:戲份少又吃重的醬油怎么安排、群眾演員如何站位、道具布景以什么方法利用完全、這一幕幕又是如何完成串珠并和整部影片掛鉤鋪墊……
就拿豬籠城寨來說,從場景出現到全部人物(包括醬油,和醬油的醬油)登場完畢不過幾分鐘,星爺掃完全景之后從一日之晨拍起:多人聚居洗漱的環境、生活氣息的餐點、來往的各色人物,苦力強扛沙包、齙牙珍要求裙子開叉更高、包租公小男人式的好色……
可以說,這每一處人物、臺詞和場景都以秒計,但一路下來,從豬籠城寨的生活環境到每個人物特點全部一目了然。
沒有雜亂之感,反而是好奇和有趣。
就連語言,星爺都很細心的讓不同人物說著不同的國語、粵語、英文、家鄉方言等,好笑是一碼事,也順帶突出了魚龍混雜之感。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故事,每一個電影都當然是故事為中心,后世的大部分電影就算了。
所以現在,我們首先要強調,喜劇也是電影,并不是攢攢段子就結束的幾分鐘小品。
因為它同樣也是需要一個脈絡清晰、表述完整的故事。
而目前很多嘩眾取寵的喜劇其實連故事都沒有講瓷實。
也因此,周星星的電影不光是讓你笑或者讓你哭,它總有那么一些細致的感情可以輕易打動你,而這個《功夫》也是一樣。
先來看看電影的主角——阿星。
你們有見過像惡霸一樣登場,人未露臉聲未發就很不善良地踩破小孩氣球的主角嗎?
你們有見過一出場就欺負弱小未遂、還把殺人掛在嘴里并真的有意圖去實踐的主角嗎?
他就是。
“記憶是痛苦的根源。”
童年,他一心想成為匡扶正義的英雄,拿著本可以去讀書的錢買了本只值幾分幾毛的“武功秘籍”,一番苦練之后,想救人卻被按在地上以最不堪的方式羞辱,自以為功夫了得卻被人輕易打翻在地……
所以他就是一個笑話。
阿星逐漸長大,他開始依從所謂的社會規律。
“這個世界,滿街都是錢,遍地都是女人,誰能夠下決定就能爭的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