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玩法,在自身沒有絕對碾壓的實力時是非常愚蠢的,不廣交朋友,反而花式強殲第三方,還是在游戲引擎風靡的時間節點,PS3不在競爭中慘敗才見鬼了。
……
三天后,酒店客房里。
“按照我國目前保持兩位數的經濟增速水平,對比日本的經濟增速,不出意外在2010年上半年左右之前,我國的經濟總量應該能超越日本,首次成為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而制造業總量很可能在明年就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說這句話的人是坐在客廳的秦微木,自從被羅晟打開**之門。
她決堤了。
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
此時此刻,秦微木慵懶的坐著,一番折騰后閑聊著。
羅晟聞言不由得說道:“GDP超越是肯定的,但不能小看日本,彈丸之國,個頭不大,隱藏的極深,必須要防著點,現在不論經濟質量還是規模,都是當前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印發的都做不到,可見這里面肯定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日本一度在半導體也領先世界,可謂如日中天。
今天是羅晟日本之行的第六天,尤其是這幾天他先后去了索尼總部,也去了東芝總部,去了這兩家公司的制造業部門參觀。
此番交流親自去一線觀看,羅晟結合他上一世的記憶也是感慨良多,也進一步的明白了為何索尼在對待Cell芯片業務上會處于一個搖擺不定的心態了。
索尼是真的含恨不甘。
很多人說日本衰落的二十年是美國人的干預,隨著《廣場協定》簽訂改變了貿易條件,大量的熱錢涌入這個島國,也推高了房價與股價,經濟泡沫迅速膨脹。
這個當然不可否定。
然而,日本人在上個世紀主動去刺破房地產泡沫,雖然慘痛,但也有效的彌合了貧富差距。
這的確需要很大的勇氣。
刺破了泡沫之后的一系列做法也可圈可點,但發展經濟,光是靠主動刺破泡沫還遠遠不夠,破而后立,破了之后的關鍵點是如何立新。
社會的財富總歸需要新的增長點。
日本人善于學習,古代學華國,近代學歐洲,到了現代就學美國,而且都學的不錯。他們觀察發現,一樣刺破泡沫的美國,其經濟自愈能力很強,在幾次經濟危機爆發之后,沒過幾年經濟增長就開始恢復了動能。
究其原因就是美國人掌握了世界上的高附加值的核心科技。
IBM、英特爾、谷歌、蘋果、高通、微軟等等這些影響世界的公司開啟了互聯網信息時代的變革大浪潮。
而日本當時面臨的問題是,其制造業大多數都還停留在生產家電的水平,想要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就必須要狠心砍掉一批低利潤的制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