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晟正領著劉建偉前往大廈內部的環形大廳,后者也頗為好奇,當兩人進入了一空曠的封閉環形大廳,劉建偉看到眼前的畫面時也不由得當場一愣。
“這是……”
大廳的中間是一個巨大的模型,這處大廳的高度也達到了三十多米。
“這是我耗時三個月且經過超算嚴密計算打造的太空天梯等比例模型。”羅晟望著眼前懸吊著的完整模型,旋即偏頭看向劉教授笑道:“特大件的手辦,也就秦皇能比得過我了。”
此時此刻,劉建偉壓根不知道手辦和秦皇是什么梗,他一言不發的向前走去,抬頭仰望著眼前的模型仔細端詳著,嘴巴也是下意識的微張著。
看到這個模型之后,劉建偉更加確信羅晟是真的想要打造一個太空天梯出來,而不是隨便說說,盡管這是個世紀大工程。
太高了,最高處達到了三十多米。
只能說有錢就是任性。
“劉教授,這邊請。”
羅晟旋即帶著他來到了旁邊的一個升降梯,能夠抵達不同高度,而不同高度處也有走廊,這樣就可以在不同高度直觀的平視這個特大號的手辦了。
“繩索的問題至少有劉教授你的團隊在負責,而且進展頗為喜人,并且也有了一個理論上可行的解決方案,但太空天梯的技術難點太多了,接下來要解決的就是這梯子的運行問題了。”羅晟望著頂部的空間站打開了話匣子。
劉建偉審視著這個精致無比、科幻感十足的超大模型,不過片刻他也結束了沉默。
“在科幻作者亞瑟·克拉克筆下《天堂的噴泉》一書中有過太空天梯的描述,在沒通電之前用老式輪轂電梯的方式把人或貨物拉上太空,速度很慢甚至要好幾天。”
羅晟笑道:“劉教授也看克拉克的作品?不錯,但現實中我們肯定不能用這種方式上太空,目前關于這梯子的驅動方式我已經有了兩個方案設想。”
劉建偉收回目光并落在羅晟身上,詫異的說道:“有方案了?”
羅晟示意他看向眼前數噸之重的模型:“第一個方案就是現在這個模型,就是給整個纜繩通電,給梯子加上輪子,讓輪子夾著纜繩,靠纜繩上的電直達太空軌道,這樣爬天梯的速度就能和電力驅動的高鐵一樣快了。”
劉建宏旋即說出了心中的疑惑:“但是這太空纜繩可是長達幾萬千米啊,不管是從地面還是空間站的電都可能因為電阻而大量損耗,甚至直接斷電。”
羅晟點頭道:“沒錯,所以要保證太空天梯電力充沛,我們就需要往纜繩上加一層超導材料,不過問題就在于常溫下的超導體人類至今都沒搞定。”
打造太空天梯,不把前沿科技都給點亮看來是不可能實現的了。
這時,劉建宏想到了一個保守的辦法,指著模型上的幾個位置說道:“可不可以在天梯上掛幾個發電機來維持電力?比如在大氣層內我們可以使用氦氣球、風扇發電,在大氣層之外可以使用太陽能電池板之類的。”
聽到這樣的建議,羅晟只好默默的給劉建偉扣上一個“設計鬼才”的頭銜,看來教授還是搞新材料在行,別的真不敢恭維啊。
羅晟剛剛冒出這個想法不過片刻,劉建偉自顧自的搖頭否定了自己。
“不行不行,這個方法太蠢了,顯然會增加太空天梯的載重和建造難度,而且不利于穩定性和機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