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晟繼續說道:“這個兩個空間站,即位于地球同步軌道上作為飛船、衛星停泊港的空間站,另一個就是天梯頂部負責增強離心力與地心引力平衡的配重空間站。”
根據小娜得出的超算驗證的理論數據顯示,停泊港應該要位于三萬六千公里的同步軌道,在這個位置的航天器、衛星等都能長期繞地運動。
顯然,這片外層空間區域也是興建太空城和太空船塢的好地方。
太空房地產真不是開玩笑的,羅晟的眼光都已經想到了三十年甚至五十年后的布局。
當然不是主要用于商業住房開發,而是打造太空工業集群基地。
很多高科技和工業制品,在太空無重力環境之下制成的產品性能是地面制造無可比擬的,有些部件是必須要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下制造才能符合要求。
太空工業基地,這是人類第四次科技大革命成熟之后的必然產物。
同時人類想要跨行星走向深空,那么必須要有更大的飛行載具,而在地面上是不可能建造的,成本也太大。
如果有了太空工業基地,加上太空船塢配套,就能從地面運送原材料上來,在太空工業基地里加工并完成模塊化制造,然后在太空船塢里完成配套總裝。
模塊化、配套化是未來高端工業制造的必然趨勢,因為效率會狂飆,同時成本也驟降,最合適空間站、航空母艦這種超大型的人造設施。
不過這些太空城和太空船塢要與停泊港有一定的距離,否則可能會影響到太空天梯的穩定性。
此時,兩人來到了最頂部的環形廊道,羅晟指著模型頂端說道:“這個區域是提供配重與額外電力的電站,它位于比同步軌道更高的高空,考慮到地心引力的問題,這個空間站需要有較大的質量,而該質量就可以使用太陽能電池板以及發電系統來填滿了。”
羅晟收回目光看向了劉建偉,笑道:“建造好了這兩個空間站,我們才能在此基礎上架設太空天梯。請看這個,位于地球赤道修建的航天發射港就能發揮作用了,航天港可以利用可回收火箭快速往返地球和同步軌道運送建材和人員,我和馬斯克都在可回收火箭技術上賽跑。”
“當位于赤道上空的兩座空間站建設完畢之后,就可以進行天梯繩索的架設了,這個則過程需要一個帶有火箭發動機的登陸載具來完成,以此來保證繩子落地時的穩定性和機動性,整個過程也需要保持垂直緊繃的狀態,登陸載具降多少繩子就放多少。”
劉建偉點點頭,言簡意賅的說道:“幾萬千米的繩子隨風亂舞可不是什么好事兒。”
羅晟:“當登陸載具落地且與地面基站綁定之后,太空天梯的建造才告一段落,此類繩索可能要架設很多組,以保證梯子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最后就是給這些軌道纜繩通電,屆時,太空天梯即可投入運營使用,那一天到來了,普通人也許花個幾千塊左右就能上一次太空游玩。”
說完羅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劉建偉也不由自主的憧憬著這幅未來的畫卷。
這個梯子要是建造成功了,未來的太空旅游業一定超級勁爆,而是由羅晟自己的星箭國際壟斷太空運輸和旅游業。
旅游業的利潤到底有多大,只需要看看眼下傳統旅游業就可以管中窺豹了。
如果未來真的能夠做到一個人只需要花幾千塊就能享受一場太空旅游,絕對是預約排隊三五年之后都供不應求,而且在前期開放商業太空旅游項目的時候,別說幾千塊了,一張票幾萬塊都是不愁沒有客戶的。
早買早享受,晚買打折扣。
…………………………………………………………
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