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周瑜給他來了個火燒赤壁,看似不可戰勝,龐然大物一般的曹操,竟然就這么折戟沉沙了,只能灰溜溜的跑回北方去舔舐傷口。
通過這一戰,周瑜可是真正的名揚天下,可惜這位實際上并不嫉賢妒能的東吳大都督,還是沒能多活太長時間,到了就公元210年就逝世了。
對蜀漢特別親善的魯肅繼任其職,成了新一任的大都督,算是主公孫權之下的第一人。
在之前的赤壁之戰中并沒有得到多少好處的劉備,借此機會奪取了荊州南方四郡,而在魯肅的力主之下,孫權更是借了南郡給劉備。算是全了盟友之誼,既助長了他的實力,也讓他暫無后顧之憂。
這里面李祐當然也發揮了不小的功效,靠著他的超強武藝,還有全地圖視野的優勢,再加上一些個先知優勢,李祐可以說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攻城略地也是無往而不利。
偶爾還能提出些建設性的意見,還能幫助劉備一方避開大坑,表現的頗有點先知先覺的意思。
而不論是夜襲還是地道戰,敵人的所有手段在他面前也是無所遁形,從無任何陰謀詭計能夠施展成功,簡直如有神助,也為自己贏得了常勝將軍,天眼將軍等等一系列響亮的名號。
甚至孫權都提出過用一郡之地換這位無敵猛將的意思,但還是被劉備委婉而堅決的回絕了,因為他知道有這位幫助自己,想要多得一郡之地也只是一兩次戰斗的事情而已。
自傲如關羽,張狂如張飛,對于如彗星般崛起的李祐少不了也有點不服氣,于是私底下的切磋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他們的武藝和趙云也就是伯仲之間,尤其是并非生死相搏,不可能殺招盡出的情況下,對上武藝已經和他們不是一個層級的李祐,當然是一點勝算也沒有的。
這還是李祐有所保留,沒有殺傷力全開的狀態下,他要是真的開大,那可是能夠轉瞬間干掉幾十號人的行走的絞肉機,就算是關二爺和張三爺也不是他一合之敵啊。
有了這樣實打實的本事還有戰績,劉備連帶他這倆傲氣十足的兄弟對李祐更是滿意的很,那是心服口服啊。
而同樣借此機會得以展示自己武藝的趙云,自然也得到了重用,只是在李祐的風光面前顯得有點黯淡,加上他并沒有展現出用兵打仗方面的強項,倒是多數時候都在坐鎮中軍,其實更像是劉備身邊的超級保鏢。
必要的時候用來斗將,也是能給輕挫敵人銳氣的存在,也有了不小的名聲。
就此,李祐在劉備陣營中可以說是混的風生水起,除了諸葛亮這個士人,不論是徐庶還是二爺三爺,這些草根出身的大佬和李祐都親厚的很,趙云就更不用說了,可以說劉備麾下所有舉足輕重的人物對他那都是贊譽有加。
等到公元211年,劉備發展的最大契機到來了,益州牧劉璋邀劉備入蜀共同抵抗漢中張魯。
這位優柔寡斷的主可不知道自己這算是開門揖盜,前門拒狼,后門引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