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魚要嗎?新鮮的咸魚。”
“不要,不要。”
“哎!別走啊,鹽要嗎?純鹽,比青鹽還好吃。”
“是不是真的,拿出來讓我看看。”
“好,好。”
十幾里開外的村子,時而有三五人提著,擔著些貨物,在村口叫賣。
這些行商,只賣食鹽、海貨,以及一種據說能醫治傷口感染的汁液,因其顯了白色,故名為東萊白藥,為首之人,乃是短發的年輕人,其人分外和氣,遇到村中有人傷病,還會出手相助,而最主要的,此人不管治得如何,從來不收受錢財,只以貨物交換。
諸如麻布、麥粟、大豆,甚至農具,鐵器,家禽,生豬,皆可與之交易,每逢三日,便會來了一遭。
“郎中,老六家的孩子,昨日上樹,不小心摔了下來,傷了筋骨,還請郎中救了那娃娃一命。”
“快帶我去,先讓我看看。”
“這邊走,郎中請隨我來。”
“哦,這是小傷,無妨,來,我取了鹽水,給他涂抹一遍,有點疼啊,羅平你給我按住他,嗯?按住他的手腳啊,捂住他的嘴干什么…”
“郎中,你真是好手段,你行行好,看看我這條沒了的腿還能長出來么?”
“回家想吃點啥就吃點啥吧,下一個…”
遇到一些傷風感冒,擦傷損傷之類,董蒙能幫的,也就順手幫些,由于離著成山村太遠,往往只去了一個村子,便需要一日的時間,至于帶的物貨,也由羅平等人推著,下午歸途時,董蒙腿腳發軟,只能躺在車上,讓羅平推著回去。
董蒙如此親力親為,實屬刻不得已而為之。
除了成山村,董蒙根本沒有去過更遠一些的地方,對于什么東萊郡,青州,亦是沒有什么籠統印象,所謂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在這個沒有百度地圖的時代,若想要了解周邊的環境,唯有親自走過,記錄下來,才可以得到簡略的地圖。
山川水泊,沿途村落,甚至于官道通往何處,對于董蒙接下來的部署有很大影響。
這類事兒,董蒙也想過交給羅平去做,然而說了半個時辰,董蒙還是決定自己去比較好,要真實聽了羅平反饋繪制地圖,基本上就是自己騙著自己玩...
一米寬的小溪,能給你說成十丈大河,嘖嘖…
董蒙以貨郎的身份,去了遠一些的村落,帶著成山村的咸魚和精鹽,試著做些交換,倒是沒有想到,所獲竟是頗豐,尤其是精鹽,可謂是最緊俏的商貨,帶出的近百斤的精鹽,幾乎沒有剩下過,換來的糧食占了大半,其它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兒,董蒙也憑著感覺,以物易物,前日時候,還換了兩只豬崽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