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風并沒有繼續加大力度,而是打算以數量代替質量,距離拍攝時間還有幾個月,他先是按照自我催眠的方法,嘗試了一周。
一周后,清晨,遲啦一聲,程風拉開窗簾,將原本昏暗的酒店套房照的明亮。
緊接著穿好他的緊身衣,前往酒店健身中心去鍛煉身體,先是做了一個熱身,接著就是做起了有氧運動。
兩個小時后,健身完畢,回到酒店套房內,沖了個澡,換上一身寬松休閑的服裝。
點了一根煙,坐在沙發上,深深吸了一口,程風眉頭一皺,帶著點無奈。
暗自搖了搖頭,嘴中喃喃:“看來只能如此了。”
程風之所以這樣,是他決定利用系統的輔助完成小丑的扮演。
可以毫不猶豫的說,以他現在的能力,再加上持續一周的心理暗示,人格某一面不斷放大填充下,關于小丑的塑造,已在他的腦中成形。
一句話,意思就是,程風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飾演出小丑這個角色。
但程風在這一周的時間里,已經感受到心理層面對于這個角色的壓力,陰暗面對其人格的影響也越來越重,這還是他沒有全身心投入的情況下。
如果全身心投入,程風可以肯定,他完全有能力飾演出一個人間混亂的化身,可同樣,演完后這個角色留給他的心理陰影也會不斷伴隨其很長時間,搞不好會給他生活和工作中帶來非常麻煩的影響。
表演這塊,其實就像是潛水,并不是越潛越深就好,在對待某些角色的時候,適可而止也很重要。
一味的一意孤行對自己是不負責任的,人們常常所說的入戲,可入戲太深,就如潛水一般,稍有不慎就會在深水里無法游出。
戲劇表演最早源自于人類文明原始行為中的祭祀。
在程風看來,史上第一個演員,就是部落里的祭司。
第一個戲劇就是參拜神明,而那時候負責祭祀的巫師們,在祭臺上,他們要的就是在其參拜上天時所達到的天人合一。
可在程風看來,這就是屬于精神范疇的問題,首先他們就是通過精神高度集中處于半催眠的狀態下,來傳達出所謂的天人感應。
這就是為什么,時至今日,通過演員的演繹,人類能在演員表演之時,感受到精神層面的共振,達到情緒上的共鳴。
那是因為,演員就如同那些祭司一般,要將自己的精神集中到一定程度,從而通過自己的演繹,用情緒去和觀眾們建立起精神世界的聯系。
同樣不可避免的,每個演員用心飾演的角色,都或多或少的影響到他本人的精神世界。
這種現象,術語叫做“戲劇后應激障礙”,這個術語是用來描述演員在沉迷角色時偶爾經歷的那種困難而持久的影響。
這也是演員這個職業的職業病,長時間扮演一個角色,演員經常會延續他們所扮演的角色身上成癮的、依賴性的、具有破壞性的習慣。
因為太過進入角色以致于患上了情緒性的心理疾病,這樣的演員不在少數。
畢竟每個人心底都有潛藏的心理隱疾,只不過區別在于它是否恰好被相關事件激發出來而已。
從這個角度來說,老是扮演憂郁患者,吸毒者、殺人犯、妓女等等內心痛苦或者憂郁之類角色的演員,尤其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因為他們進入角色以后,內心潛藏的一塊敏感的特質,恰好被所扮演的角色激發出來,所以會在心理精神層面上痛苦不堪。
很多發展好的演員,突然間在娛樂圈里銷聲匿跡,其實更多的原因并不是他們的事業不行了,而是精神層面已經支持不住了,所以要么去了幕后,要么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