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繞到阿拉曼防線后配合其它部隊包圍英軍。
比如第21裝甲師可以繞到魯瓦伊薩特嶺后與第15裝甲師夾攻駐守在那的印軍。可以想像,德軍不用花多少時間就可以贏得一場戰爭并與第15裝甲師一同突入英軍防線內。
另一個選擇就是直奔亞歷山大,那是英軍的主要補給港口,英軍所需的物資和彈藥就是從亞歷山大通過鐵路源源不斷的送往前線。
這兩個都是好選項。
但奧欽萊克將軍卻判斷德軍會選擇后者,原因是德軍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現在距離天亮還有五小時,這差不多就是德軍趕到亞歷山大并發起進攻的時間。
如果讓德軍攻占了亞歷山大,那么整條阿拉曼防線無疑都會崩潰。
反之,如果德軍選擇前者的話,他們就無法及時趕到亞歷山大并且在天亮前攻下亞歷山大。
眾所周知,白晝是屬于英國人的,英國空軍占有絕對優勢而且還近水樓臺先得月……英軍在亞歷山大和開羅就有機場,而且德軍的機場卻在兩百公里外。
所以,只要天色一亮,德國人的坦克就無法避免要遭到英國空軍無情的打擊。
也就是說,前者最多就是使阿拉曼防線北段崩潰,英軍雖然損失慘重但還是可以從阿拉曼撤退并在亞歷山大構筑一條新防線。
德國人顯然不會滿足于這樣的一場小勝仗。
于是,奧欽萊克將軍就知道該怎么打這一仗了。
他二話不說拿起筆和尺子,在地圖上將迪爾西茵和亞歷山大兩點連在了一起,然后說道:“這很可能就是德國人的行軍路線,馬上派出偵察兵跟蹤偵察!”
“是,長官!”里奇少將應了聲就去安排了。
隨后奧欽萊克將軍又下了一連串的命令,他的作戰方案可以歸結為兩點。
一:派出部隊沿途打擊騷擾德軍。
原本應該是圍追堵截的,但奧欽萊克將軍不敢把目標定得太高,因為他知道英軍的戰斗力不如德軍,任何一支英軍包括第7裝甲師在內都無法擋住德軍第21裝甲師,這在之前已經得到驗證。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沙漠作戰十分特殊,其交通可以說是四通八達到處都可以走,所以除非是有數倍的兵力且裝備占絕對優勢,否則圍追堵截不現實。
因此奧欽萊克將軍只打算遲滯德軍行軍速度,如果德軍無法在天亮前對亞歷山大發起進攻,那么計劃也就算是成功一半了。
這個任務就交給剛編成不久裝備有兩百輛“斯圖亞特”坦克第5裝甲旅與英第15裝甲師殘部。
二:在亞歷山大方向加強防御。
因為奧欽萊克將軍幾乎將所有的兵力和裝備都堆在了阿拉曼防線上,所以亞歷山大的兵力十分空虛。
不過好在亞歷山大與前線有鐵路相連,于是奧欽萊克將邊一聲令下就把新西蘭第2師的殘軍……兩千多人調回了亞歷山大駐防,另外再輔以埃及的非洲第3師協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