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德軍在這里就毫不容情的對蘇第44集團軍展開了一場大屠殺的,士兵們在裝甲車和輕型坦克的掩護下沖進蘇第44集團軍的陣營就是一陣猛打猛殺,又是子彈又是炮彈的打得還在帳篷里睡覺的蘇軍一片慘叫。
許多坦克和裝甲車甚至都開火,直接用履帶將那些簡陋的帳篷輾得粉碎,當然也包括在其中來不及逃出來的蘇軍士兵。
有些蘇軍士兵慌亂中舉起雙手投降,但他們卻不夠聰明……德國人正是穿插作戰,帶上俘虜對他們來說只會是累贅,尤其此時的穿插才剛剛開始,所以沒有半點遲疑,一排子彈過去那些蘇軍士兵就被打倒在地。
在戰斗正在進行的時候,主力部隊則沒有一刻停留的沿著公路繼續往蘇軍縱深推進。
德軍一開始是以第50步兵師、第28獵兵師、第22裝甲師這樣的序列推進,秦川的第一步兵團被編入第22裝甲師用作預備隊。
之所以這樣安排也是有考究的:曼施泰因估計穿插的過程中肯定會發生一場戰斗,要么撞上敵人的援軍要么撞上敵人的第44集團軍……事實是撞上第44集團軍。
所以把擅長打陣地戰的第50步兵師安排在最前頭,在一個裝甲營的配合下掩護主力部隊實施突破。
這樣一來,序列就自然轉變為速度最快大多裝備輕武器的第28獵兵師走在最前頭,戰斗力最強的第22裝甲師走在中間,速度較慢卻擁有重武器適合打硬仗的第50步兵師尾隨其后。
顯然,這是一個合理的安排,因為可以讓部隊以最快的速度向目標穿插。
然后不到半小時就有了第一次“艷遇”,走在前頭的第28獵兵師迎頭撞上了一隊蘇軍的補給隊。
第28獵兵師師長馬克西米利安興奮的向曼施泰因報告道:“將軍,是幾十車的燃油,應該是從高加索方向運來的!”
曼施泰因聽到這個報告時卻表現得十分淡定。
“我不知道你為什么這么興奮,少將!”曼施泰因說:“蘇聯人的坦克用的是柴油,而我們用的卻是汽油!”
“不,將軍!”馬克西米利安少將報告道:“這些是汽油!”
“你確定是汽油?”曼施泰因眼睛不由亮了起來。
“是的!”馬克西米利安少將回答:“我問過蘇聯汽車兵,他們告訴我這些汽油送往前線是給汽車以及‘瓦倫丁’坦克使用的!”
正如之前所說的,蘇軍不僅裝備有“T34”坦克還裝備有英、美援助的坦克,而英、美援助的坦克都是使用汽油的。
“干得好,少將!”曼施泰因回答:“我感覺我們離勝利更近一步了!”
放下電話后,曼施泰因就自言自語的說了句:“我愛死那些英國坦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