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后,德軍終于歷經了千辛萬苦終于趕到了刻赤港。
曼施泰因舉著望遠鏡朝刻赤方向觀察了一番,然后皺起了眉頭。
“敵人顯然在這兩天做了些準備!”曼施泰因回過頭來對秦川和斯萊因上校說:“他們占據了有利地形,而且我好像還看到了KV坦克!”
秦川明白曼施泰因這句話的意思。
這話包含的重要信息有兩點:
一個是“有利地形”,刻赤是個港口城市,它建在海拔較高的地方……十余萬百姓會在這聚居總是有它的原因的。
所以,相比起在大雨中泥濘不堪有如沼澤的周圍地區來說,刻赤港則擁有較為干硬的地面,這十分適合蘇軍運送補給。
蘇軍的防線就在城市外圍,他們構筑起戰壕、拉起鐵絲網布下地雷,再把坦克分散到戰壕中以加強火力和掩護。
秦川不認同蘇軍這種把坦克分散在戰壕間的做法,事實上,蘇軍在城內擁有干硬的土地完全可以讓坦克在內部機動作戰,但蘇軍顯然沒有把握住這個機會。
然而,這些坦克和防御還是會給德軍造成很大的麻煩:主要原因是周圍一片泥濘,德軍就算是行軍都十分困難,更何況還是朝蘇軍防線進攻……可想而知,如果這樣悶頭就上的話,蘇軍進攻弗奧多西亞的一幕就會在刻赤重新上演,只不過這回死傷慘重的將會是德軍。
另一個信息,就是KV坦克。
KV坦克可以說是蘇軍中的一個奇葩存在,德軍陸地上基本沒有任何武器裝備能夠擊穿其正面裝甲……正面裝甲厚達110MM,同時又裝備一門152MM口徑的榴彈炮。
因為它炮塔高聳像一個小廁所,同時又帶著對俄軍的不屑,德軍將這種坦克稱為“俄國廁所”。
但這種坦克卻一度創造了輝煌的戰績,幾輛KV就像個鋼鐵怪物一樣完全不顧德軍的火力沖進德軍裝甲部隊里一陣亂壓亂輾,壓毀、輾毀四十幾門火炮,并掩護其它坦克擊毀了四十輛坦克。
用德軍士兵的回憶,就是:“這次迎擊戰中,我軍的坦克中有三分之一是四號坦克,我們的坦克向開上前的怪物(KV坦克)進行三方向射擊,根本沒有用,炮彈就像是在敵人坦克身上撓癢,而我們的坦克卻象骨牌一樣被打倒!”
所以,現在一看到蘇軍防線上的KV坦克,曼族泰因心里就咯噔了一下。
當然,KV坦克也不能說是無敵的,它的缺陷就在于故障率太高,以至于大多數KV坦克都不是被敵人摧毀而是因為故障無法使用而被拋棄的。
但是,德軍總不能在防線前等著這些KV坦克出故障吧,尤其是德軍根本等不起……閃電戰的第一要求就是要快,繼續這樣等下去,蘇軍就會越來越強大而德軍戰斗力卻會越來越弱。
之后會是什么結果就不用多說了,那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