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時間不在德軍這一邊,所以即便曼施泰因對刻赤防線有些無可以奈何,但還是制定了一個進攻計劃。
首先展開的當然是空戰。
在這方面曼施泰因布置得很成功,他估計蘇軍如果在坦克方面得到增援的話,那么在空中力量上肯定也有加強。
于是,曼施泰因就先出動轟炸機,五十架BF109和FW190則躲在稍后一些的云層中埋伏。
斯圖卡轟炸機一上來重點就是沖著蘇軍的KV坦克一陣狂轟濫炸……這就是蘇軍將坦克擺在前線的失策之處,坦克那么大架一個玩意尤其是KV坦克還有一座高聳得嚇人的炮塔,使它第一時間就會暴露在德軍的視線之下。
然后,曼施泰因就讓通訊兵為飛機員指示這些坦克的位置……德軍在協同方面做得很到位,或者也可以說是出于閃電戰的需要,空、步之間的通訊和協同一直很緊密。
KV坦克雖然正、側面裝甲都很厚,甚至對背面裝甲德軍也要用鎢蕊穿甲彈在30米的距離上才能擊穿……據說在列寧格勒戰役的時候,有德軍步兵冒著生命危險靠近KV坦克然后用兩倍的炸藥企圖將其炸毀,結果它除了履帶斷了之外依舊安然無恙,嚇得德軍撒腿就跑。
但就算這種KV坦克各面裝甲怎么厚,頂部30MM的裝甲厚度還是成為它的弱點,尤其斯圖卡轟炸機是高速俯沖轟炸機,它在天空一個翻滾幾乎是以九十度的大角度往下方俯沖……投下的炸彈即準確沖量又大得驚人,不說能輕松的擊穿KV頂部裝甲,就算不能擊穿震都要把KV坦克里的蘇軍成員震死。
于是豪無懸念的,幾輛KV沒能發揮一點作用就被炸成了一團火球,“斯圖卡”轟炸機緊接著又朝其它能找得到的坦克、炮兵以及汽車下手。
蘇軍當然不會任憑德軍的轟炸機這樣一輛又一輛的將其坦克摧毀,馬上就叫來大批的“海鷗”戰機前來支援。
但這早就在曼施泰因的計劃之中,遠遠望見蘇軍機群趕來時,德軍轟炸機轉身就脫離戰場。
如果科茲洛夫或是梅赫利斯是個聰明的指揮官的話,這時就該命令機群放棄追擊改為轟炸、掃射德軍然后返航。
原因很簡單,“海鷗”戰機的最高時速442公里,德軍“斯圖卡”轟炸機最高時速410公里,兩者時速差不多,等蘇軍機群追上“斯圖卡”時只怕燃油都耗光沒法返回了。
但梅赫利斯卻歇斯底里的大聲命令著:“追上他們,把他們全都消滅掉!”
梅赫利斯的腦海里只想著,如果這樣下去回避戰斗的話,那么德國轟炸機還不是來來回回的就能把防線的坦克全都消滅光了?!
他沒想到的是,德軍之所以還有所顧忌,完全就是因為知道蘇軍還有數量不俗的空軍,一旦這些空軍被消滅掉的話,那么德軍的轟炸機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接著的空戰就不用多說了:早就做好準備的德軍五十架戰機從云層中突然俯沖下來,然后就是一片猛烈的機槍聲……一架架“海鷗”戰機接二連三的冒著黑煙從空中栽了下來。
德軍的BF109和FW190戰機的最大飛行時速分別是710公里和760公里,以這速度進攻時速只有442公里的“海鷗”戰機那簡直就是殺雞用牛刀……空戰中戰機的速度極為重要,因為這意味著速度快的一方可以隨意以任何姿態、方向攻擊對方,而對方卻連瞄準的機會都沒有,只能在機艙里傻愣愣的看著目標一會兒在眼前猛然間又竄到后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