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裝甲師的士兵因此就得到了兩小時寶貴的休息時間,在尾隨其后接著趕上來的第297步兵師的掩護下全師人員找到一個地方比如被炸毀一半的樓房里,被蘇聯百姓丟棄的民房里,甚至有些人躺在坦克里就呼呼大睡了。
這是經過了一晝夜的連續推進以及緊張的作戰,神經緊崩著都快麻木了。
所以這“閃電戰”有時并不是表面看起來那么拉風,為了能夠搶在敵人做好準備之前趕到他們的防線,士兵們更多的時候是在緊張和疲憊中渡過的。
只不過每一個士兵心里都知道,緊張和疲憊也比要面對敵人完備的防御工事要好得多。
第21裝甲師對此倒是有些習慣了,因為他們在非洲軍團時就常干這樣的事。
兩小時的時間幾乎是一眨眼就過,秦川感覺自己才剛在墻角和衣睡下,尖銳的哨聲就響了起來。
“以連為單位到后勤官那領彈藥!”傳令兵叫道:“二十分鐘后出發!”
如果你以為還有二十分鐘的休息時間那就錯了,這個時間只是恰好將彈藥從軍需官那領來然后發放下去,如果你的動作慢一點,那么抱歉,可能就要帶著快要打空的彈匣走上戰場……沒有人會希望這樣,因為這對于一名士兵來說基本意味著無法保障自己的生命。
第一步兵團的彈藥補給會復雜一些……原因是第一步兵團使用的是MP43。
其它沒有使用MP43的部隊只有兩種彈藥,一種是步槍和機槍使用的步槍彈,另一種是沖鋒槍和手槍使用的手槍彈。
而第一步兵團就有三種彈藥:步槍彈,中間威力彈,還有手槍彈。
這使第一步兵團在領取彈藥的過程中超時了兩分鐘,但這并沒有造成什么影響,因為第一步兵團本身就是要走在第一坦克團的后頭。
從韋爾佳奇開始,德軍的行軍路線就不再是往北,而是改向往東。
就像之前說的頓河在韋爾佳奇附近有個大灣部,韋爾佳奇就是拐點,所以在這個部位頓河與伏爾加河的距離是最近的,只有55公里。
德軍的戰略計劃是,從頓河起橫穿至伏爾加河,這樣就可以像蘇軍一樣以頓河和伏爾加河為防護在斯大林格勒以北構筑起一道防線。
這道防線會將斯大林格勒與其北部的斯大林格勒方面軍一分為二完成對斯大林格勒的三面包圍。
一開始秦川還以為沿著這條線前進會很困難,因為蘇軍不會坐視自己被一分為二被包圍的。
但是踏上這條路時才發現事實并非如此,德軍一路都沒有碰到蘇軍的防御,只是偶爾有幾個散兵遠遠的看到德軍上來胡亂的打幾槍就撤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