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吧,到底是怎么回事?”敞亮的廳堂內,公孫大娘瞇著眼從一堆文書中抬起了頭,一手重新扶好她標志性的黑框眼鏡,一手有節奏地捏著趴在懷里的肥貓,淡淡地對堂下跪著的人說道。
相較于那身著血跡斑斑的白衣、光著腳散著發包著腦袋又哭得稀里嘩啦的莫戶袧,此時的公孫大娘顯得異乎尋常的平靜。這種平靜與剛才公孫珣那種強壓怒火的“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又似乎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就在剛剛,當這位莫戶部的頭人在韓當的帶領下,心情矛盾又忐忑地走進公孫大娘辦理公務的廳堂,等待著承受另外一場狂風暴雨時,卻被對方的反應弄懵了。公孫大娘見到他時并未如他想象地那般痛斥他的忘恩、呵責他的負義,只看著他泊泊流血的傷口微微蹙眉:“受傷了為什么不立刻消毒、包扎?安利號的衛生條例這么快就忘了嗎?”隨即喊了隨行醫師幫莫戶袧做簡單的外傷處理,其后便不再理會立時情緒失控泣不成聲的莫戶袧,而是埋首認真處理起文書來,直待到其哭聲稍稍收住,才問了上面那個問題。
莫戶袧當即叩首,勉強控制住情緒抽噎答道:“都、都是小人糊涂!那、那日我部被軻比能圍于白狼山,他責問我:為何要背叛鮮卑,卻為漢人做狗?小、小人當時竟……竟想起了安利號以前一個'絕密'版的章回故事!那故事說是一個'遼人'意外被一個叫'宋國'的地方的人收養長大,此人武藝高強,長大后在宋國做到了一幫派首領,受人敬仰。可有一日,此人遼人的身份竟被人當眾揭開,而兩國又恰是世仇……”
“此人叫蕭峰,最終因夾在宋遼兩國之間進退兩難,只得自殺于兩軍陣前。”公孫大娘立刻接言道,“你覺得自己就和這蕭峰一樣,對不對?”
“小人自是比不上這蕭大俠的,可其中苦衷……”莫戶袧垂首道。
公孫大娘不禁扶額。這《天龍八部》片段是她早期改編的作品,在下發試水期就因為“遼國”這個名字難免讓人產生不必要的聯想等亂七八糟的原因而被撤回銷毀了,沒想到還是被莫戶袧看了個全,還陰差陽錯為他種下了“民族主義”的萌芽!想通此間前因后果,她輕笑道:“這樣說來,倒是我坑了你?沒想到這么多事都是這個故事引起的……”
莫戶袧連連搖頭:“這怎能怪老夫人?都是小人一時迷了心竅……”
公孫大娘擺了擺手,打斷了莫戶袧的自責:“莫戶頭人,我有一事不明,卻要請教你——鮮卑一族到底從何而來?”
“我鮮卑源于東胡,初時為匈奴所敗,因余部退保鮮卑山而得名。此后,匈奴與漢交戰不利分裂西遷,我鮮卑一族便得以壯大。前些年我族又出了一個檀石槐大人統合了諸部,由此日益強盛,而檀石槐大人死后部落卻又陷入分裂……”莫戶袧雖有些不解老夫人為何問這個,卻還是仔細地說起鮮卑的淵源來。
“可我還聽說,鮮卑強盛之時,匈奴、烏桓諸多部落都宣稱自己是鮮卑,衰落之后又紛紛變了回去……說到底,鮮卑一族可有個確切的標準?”公孫大娘繼續追問。
“這……小人所在的莫戶部世居彈漢山東南莫戶寺,只因戰亂流落遼西,父兄曾多次告誡小人要努力經營、重回族地,這出身是清楚明白的。但確有許多部落來歷不清不楚……有些部落勢力強盛,有些則是因為聯姻,諸如此類的情況很多,總之若聯合起來有益無害,大家也就認了。”說到此處,莫戶袧也有些支支吾吾。
“說到底,塞外各部并沒有文字,信仰習俗雖有相似之處,但也不盡一致,再加上長時間混雜居住,這群族劃分就是一筆糊涂賬了。若利益相合,即以同族的名義彼此串聯;若利益不合,便相互攻伐,匈奴也好、鮮卑也罷,此時這些名頭就不值半錢了——我說的對不對?”公孫大娘總結道。
“大體上是如此……”莫戶袧猶豫地答道。
公孫大娘又問:“我聽說此次你莫戶部截殺軻比能敗軍,又誅殺了樓班,這就是再淵源清楚,其余鮮卑部落怕也不會認你們當同族了,是不是?”
“老夫人明鑒!”這問題簡單,莫戶袧立時應聲答道。